2025年GMAT逻辑推理创新思维挑战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语文
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词鉴赏、作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亦各言其志也。”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大国之间
B.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C.比及三年:等到三年之后
D.如会同: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
(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B.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
C.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D.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各有不同的志向
B.孔子对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C.孔子认为曾皙的回答最为合适
D.孔子认为曾皙的回答与自己的理想相符合
二、数学
要求:考查学生对代数、几何、应用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解下列方程。
(1)2x-3=5
(2)3x+4=2x+9
(3)4x-7=3x+2
(4)5x+6=2x-1
(5)6x-8=3x+4
(6)7x+9=4x-3
(7)8x-10=5x+2
(8)9x+11=6x-1
(9)10x-12=7x+3
(10)11x+13=8x-2
2.解下列不等式。
(1)2x-35
(2)3x+42x+9
(3)4x-7≥3x+2
(4)5x+6≤2x-1
(5)6x-83x+4
(6)7x+9≥4x-3
(7)8x-10≤5x+2
(8)9x+116x-1
(9)10x-12≥7x+3
(10)11x+13≤8x-2
3.解下列应用题。
(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又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求这辆汽车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厘米,腰长是6厘米,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4)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的面积和周长。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8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7)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9)一个球体的半径是2厘米,求这个球体的体积。
(10)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四、英语
要求: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1.选择正确的单词或短语完成句子。
(1)Theteacheraskedthestudentsto________theirbooksbeforeleavingtheclassroom.
A.takeaway
B.takeout
C.takeover
D.takeoff
(2)Sheis________inmusicandhaswonmanyawards.
A.interested
B.interesting
C.intere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