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于壁电压的存在,使得放电腔上的电压小于维持电压,使放电空间电场减弱,致使放电单元在2~6微秒内逐渐停止放电。因介质电阻很高,壁电荷会不衰减地保持下来。停止放电DX*当反向的下一个维持电压脉冲到来时,上一次放电形成的壁电压与此时的外加电压同极性,叠加电压峰值大于点火电压Vf,单元再次着火发光。开始放电DX停止放电DX当在放电腔的两壁形成与前半周期极性相反的壁电荷,将再次使放电熄灭直到下一个相反极性的脉冲的到来。*因此,单元一旦由书写脉冲电压引燃,只需要维持电压脉冲就可维持脉冲放电,这个特性称为AC-PDP单元的存储特性。放电电流发光脉冲Vs书写脉冲*(3)要使已放电的单元熄灭,只要在下一个维持电压脉冲到来前给单元加一窄幅(脉宽约1?S)的放电脉冲,使单元产生一次微弱放电,将储留的壁电荷中和,又不形成新的反向壁电荷,单元将中止放电发光。Vs书写脉冲擦除脉冲放电电流发光脉冲DX*(4)PDP单元虽是脉冲放电,但在一个周期内它发光两次,维持电压脉冲宽度通常5~10?S,幅度90~100V,主要工作频率范围30~50kHz,因此光脉冲重复频率在数万次以上,人眼不会感到闪烁。AC--PDP因其光电和环境性能优异,是PDP技术的主流。*§6.3.3等离子显示与液晶显示的性能比较从工作原理上来说,PDP技术类似普通日光灯和CRT电视彩色图像,由各个独立的荧光粉像素发光组合而成,而且是主动发光,不需要多余的背光照明系统,因此图像鲜艳、明亮、清晰。另外,等离子显示设备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做到很薄,可轻易做出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显示设备,而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PDP电视*与LCD液晶电视相比,等离子电视主要优点:1、亮度高(亮度可达1000cd/m2)2、属于自发光型显示,灰度丰富、可以实现全彩色。3、响应速度快4、视野开阔,视角大(可达160度)。5、可实现大屏幕显示(显示对角线在1-1.5米范围)
PDP电视因为其特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先天上就带有一定的缺点:1、一块PDP显示面板都是由几十万个独立的小气室组成的,每一个小气室即每个独立像素都需要发光,相比LCD和传统CRT电视其耗电量大。2、PDP的使用寿命一般为60000小时。*LCD电视与PDP相比有以下优点:1、工作电压低、发热量小、耗电量低,LCD电视只有同样显示面积的CRT耗电量的1/10;2、无辐射;3、比PDP体积更小;4、LCD相对于PDP电视机的寿命要长很多,一般LCD电视标称的寿命都在5至6万小时,相对于PDP几千小时后的明显画质劣化,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优势。
LCD的缺点:1、可视角度偏小。现在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可视偏转角度一般在140度左右;2、亮度和对比度低。不同于PDP的主动发光,由于液晶分子不能自己发光,需要靠外界光源辅助发光。3、响应速度慢。响应时间长在显示快速运动画面时就会产生影像拖尾的现象。4、维修问题。液晶显示屏的材料一般采用玻璃,很容易破碎,再加上每一个像素都十分细小,常常会造成个别的像素坏掉的现象,俗称“坏点”。这是无法维修的,需要更换整个显示屏,而更换的价格往往十分昂贵。§6.4电致发光显示二、注入电致发光显示三、高场电致发光显示一、电致发光概述1920年德国学者古登和波尔发现,某些物质加上电压后会发光,人们把这种现像称为电致发光或场至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1936年,德斯垂将ZnS荧光粉浸入蓖麻油中,并加上电场,荧光粉便能发出明亮的光。1947年美国学者麦克马斯发明了导电玻璃,多人利用这种玻璃做电极制成了平面光源,但由于当时发光效率很低,还不适合作照明光源,只能勉强作显示器件。70年代后,由于薄膜技术带来的革命,薄膜晶体管(TFT)技术的发展场致发光(EL)在寿命、效率、亮度、存储上的技术有了相当的提高。使得场致发光(EL)成为在显示技术中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之一。一、电致发光概述电致发光按激发过程的不同分为二大类:注入式电致发光:直接由装在晶体上的电极注入电子和空穴,当电子与空穴在晶体内再复合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注入式电致发光的基本结构是结型二极管;高场电致发光(本征型电致发光):是荧光粉中的电子或由电极注入的电子在外加强电场的作用下在晶体内部加速,碰撞发光中心并使其激发或离化,电子在回复到基态时辐射发光。电致发光分类:高场电致发光种器件种类繁多,大致分成:交流粉末电致发光(ACEL);直流粉末电致发光(DCEL);交流薄膜电致发光(ACTFEL);直流薄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