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如何考虑嵌固层柱的1.1倍As
张月月
随着软件的推广和技术条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到程序对规范构造要求的处
理。对于柱配筋,大家咨询较多的一项内容就是:根据《抗规》6.1.14-3条及《高规》
12.2.1-3条,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面积应不小于地
上一层对应柱每侧配筋的1.1倍,请问这一条软件在后处理计算结果中是怎么处理的?结
果配筋计算值是否已经放大了?如何查看?施工图如何配筋?针对以上这些疑问,我们在
这里为大家一一讲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规范的规定,规范提到的相关内容如下:
《抗规》6.1.14条:
《高规》12.2.1条:
一、上部结构设计时嵌固层柱配筋构造处理
对于规范条文中有明确规定的构造要求,程序在上部结构设计时是会考虑的。软件按
照《抗震规范》6.1.14.3-2条规定:“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
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增大10%以
上”,自动搜索嵌固层柱及其上一层对应柱,并确保嵌固层柱配筋不小于对应上一层柱配
筋的1.1倍,梁端顶底截面钢筋增大10%。
某框架结构,2层地下室,嵌固端层号为2,即地下室顶板嵌固,地上一层某柱配筋及
构件信息如图一所示,地下一层与其对应的柱配筋及构件信息,如图二所示。可以看到上
柱单侧计算配筋值Asxt0=0,柱按最小配筋率0.75%配筋,单侧配筋Asxt=1173;下柱单侧
计算配筋值Asxt0=0,按最小配筋率也应该是0.75%配筋,但程序执行《抗规》6.1.14.3-
2条,柱单侧配筋放大1.1倍,1.1x1173=1290.3,输出单侧配筋Asxt=1290,总纵筋配筋
2
率4x(1290-254)/700=0.85%.
图一
图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下室顶板不作为嵌固端,则软件仅针对参数中设置的嵌固层位
置执行梁、柱钢筋面积不小于对应上一层梁、柱钢筋面积1.1倍的处理。对于地下一层,
软件不执行梁、柱钢筋放大1.1倍处理。同样是上述模型,将嵌固端所在层号填为1后,
同一根柱,内力相同而配筋发生变化,地下一层柱单侧配筋不再放大1.1倍,如图三所示。
图三
实际工程,还会遇到一种情况:嵌固端上、下层柱配筋显示看似不满足1.1倍,比如
图四。其实这只是假象,原因是主筋显示默认“小数点后保留位数”是0,当我们修改为
2时,就可以看到该柱在嵌固端上下层的配筋面积显示仍满足1.1倍的关系。
图四
图五
另外,对于型钢混凝土柱,程序也支持按《抗规》6.1.14条,对嵌固层的柱单侧纵
筋考虑不小于上一层1.1倍的要求,见图六。
图六
对于边框柱,因施工图设计时一般作为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一部分,考虑到《抗震规范》
6.1.14.4规定:“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
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软件按不小于对应地上一层柱配筋处
理,如图七所示。
图七
从5.1版本开始,构件信息中会增加“设计调整信息”提示,以方便用户查询,
如图八所示。
图八
二、施工图嵌固层柱配筋构造处理
施工图在柱选筋参数中由选项“地下一层考虑上层柱实配纵筋的1.1倍”来控制
是否执行规范要求。当勾选该参数时,即保证地下一层柱截面每侧纵向实配钢筋不应
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