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一)建设基础1.pdf
文件大小:154.1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85千字
文档摘要

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

申报书

(一)

建设基础1

1.1工作体系

1.2工作措施

2025年

1.建设基础

1.1工作体系

1.发展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改革创

新实践,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构建集政策研究、理论探索、实践指导、质量

评估于一体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推动课程思政

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服务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

政改革创新,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教思政研究高地。

2.工作格局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协同、部门联动、院系主责、全员参与的课程

思政建设体系。强化学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统筹,形成“党委领

导、专项中心统筹、学院主体实施、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全员践行”的立体

化组织架构。建立教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建设

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构建责任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与组织保障

体系。

3.组织架构

近年来,某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秘书处设于教务管理部门。

中心设主任1名,由党委书记兼任;副主任若干名,由教务、宣传、马克思

主义学院等部门负责人担任;聘请校内外课程思政领域专家及骨干教师组建

研究团队,形成“学校统筹、专家引领、全员参与”的协同机制。中心与教

务部门合署办公,统筹全校课程思政规划与实施,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研究团

队,负责理论攻关与实践指导,并设专职岗位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各教学单

位同步成立由党政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一线教师组成的工作组,落实课程

思政建设的具体任务,形成校院两级联动、职责明晰的组织保障体系。

4.主要职责

各级课程思政工作组织聚焦四大核心职能:一是深化政策研究,系统解

读国家思政教育方针,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与职教规律,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方

向与实施路径,统筹推进全校改革任务;二是推动理论创新,围绕职业教育

类型特征,攻关课程思政关键难题,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

式;三是强化咨询指导,制定教学标准、资源开发规范等指导文件,建设校

本化教学资源库,为院系提供定制化实施方案与技术支撑;四是实施质量评

估,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建设

动态监测平台,定期生成诊断报告,持续优化建设成效,形成“研究-实践-

评估”闭环管理体系。

1.2工作措施

1.工作体系构建

构建“一核引领、多元协同”的全员参与式课程思政推进机制。成立由

党委书记牵头,涵盖宣传、教务等职能部门及思政教学单位负责人的校级领

导小组,主导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组建跨领域专家委员会,整合职教研究

机构、双一流高校及行业骨干教师资源,聚焦建设标准研制、教学指南开发

及难点攻关;各教学单位成立由党政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一线教师组成的

工作专班,落实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及特色培育任务。通过“学校统筹规

划、学院主体落实、专家全程指导、教师全员参与”的立体化运行机制,形

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发展、人才培

养深度融合。

2.师资培训模式创新

构建“平台支撑、分层聚焦”的课程思政师资培育体系。打造校本研修

平台,整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业发展中心、教师能力建设基地资

源,实施“理论研修-教学实训-成果孵化”三位一体培养工程,近三年开展

专题研修X余场。实施“双主体”精准培训:面向校内教师,构建“新入职

教师基础培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全员教师常态研修”梯队化培养机制,配

套入职专题培训、示范课观摩、专项工作坊等模块;面向职教战线,联合省

级职教指导机构、国家级职教指导委员会,发起跨区域集体备课会、产教融

合主题论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联盟等活动,2021年累计吸引超X万人次线

上参与,承办国家级师资研修项目,形成“校本培育-区域辐射-全国联动”

的师资成长生态。

3.教学指南研制体系构建

建立“专业大类统筹、课程门类深化”的分层分类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