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私有财产
B.合法的私有财产
C.全部财产
答案:B
2.消费者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的,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
A.1年
B.2年
C.3年
答案:B
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答案:B
4.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A.五年
B.十年
C.终生
答案:A
5.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A.甲与乙因琐事争吵,甲打了乙一拳,乙转身跑开
B.甲持刀抢劫乙,乙用木棍将甲打伤
C.甲故意挑衅乙,乙动手后甲将乙打伤
答案:B
6.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
A.10年
B.15年
C.20年
答案:C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答案:C
9.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是不满()周岁。
A.八
B.十
C.十二
答案:A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
B.拘役
C.罚款
答案:B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出版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的有()。
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自主选择权
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3.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答案:ABCD
4.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商业秘密
答案:ABCD
5.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辩论原则
C.处分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D
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答案:ABCD
7.以下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
A.配偶
B.子女
C.父母
D.兄弟姐妹
答案:ABCD
8.合同的订立方式有()。
A.要约
B.要约邀请
C.承诺
D.口头约定
答案:AC
9.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开原则
D.及时原则
答案:ABCD
10.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A.保护优先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综合治理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2.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只能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4.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醉驾行为有直接责任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5.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6.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7.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8.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9.行政处罚只能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实施。(×)
10.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简述劳动者在哪些情形下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答案:如用人单位未按约提供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付酬、未依法缴纳社保等;或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等情形,劳动者可获经济补偿。
3.简述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答案:未经许可在同或类似商品上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商标标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等行为。
4.简述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目的是防卫;针对不法侵害人;限度适当,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