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宪法基本知识
1.我国现行宪法是()年颁布的。
A.1954B.1975C.1978D.1982
答案:D
解析: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解析:《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A.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B.四分之一;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二分之一
D.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答案:C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答案:B
解析:《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不包括()。
A.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C.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答案:无(此题选项均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解析: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和一致性的特点。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体现在主体广泛和内容广泛;平等性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现实性是指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从实际出发的;一致性是指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7.下列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身自由
D.文化教育权利
答案:A
解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不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
8.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包括()。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D.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答案:D
解析: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9.公民有纳税的义务,这是()规定的。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宪法
D.地方性法规
答案:C
解析:《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体现在()。
A.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B.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C.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三)国家机构
11.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B
解析:《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2.国务院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答案:B
解析:《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
A.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B.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C.地方国家审判机关
D.地方国家检察机关
答案:A
解析:《宪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4.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权力机关
答案:A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