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劳动教育《修剪绿植》教学设计
修剪绿植——让植物更健康美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绿植修剪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掌握常见绿植的修剪工具使用方法和修剪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示范和实践,学会正确修剪绿植的步骤。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爱护植物的意识,体验劳动的乐趣。
感悟劳动创造美的价值,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修剪工具的正确使用、修剪的基本原则(如去弱留强、保持造型等)。
难点:根据植物生长特性进行针对性修剪,避免过度修剪。
三、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
剪刀、修枝剪、手套(每组1套)。
待修剪的绿植(如绿萝、月季、黄杨等易操作品种)。
多媒体课件(修剪示范视频、植物生长知识图片)。
场地安排:
校园绿化带或劳动实践基地(若条件有限,可用盆栽在教室操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提问:
展示两盆植物(一盆修剪整齐,一盆杂乱),提问:“哪盆更健康美观?为什么需要修剪植物?”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修剪的意义:促进生长、防治病虫害、美化造型等。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修剪原则:“三剪三不剪”:剪枯枝、病枝、徒长枝;不剪主枝、新芽、花蕾(结合图片讲解)。
工具使用:示范剪刀和修枝剪的正确握法,强调安全操作(如剪刀朝向、传递方式)。
常见问题:过度修剪会导致植物死亡,修剪后需注意养护(如伤口消毒、适量浇水)。
(三)示范操作(10分钟)
教师现场修剪一盆植物,边操作边讲解步骤:
观察植物形态→确定修剪目标→从下往上分段修剪→清理残枝。
播放短视频补充不同植物的修剪技巧(如观叶植物与开花植物的区别)。
(四)学生实践(15分钟)
分组任务:
每组分配一盆绿植,按教师指导进行修剪,记录修剪前后的变化。
教师巡视:
纠正错误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提问。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学生分享体会:“修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教师点评作品,强调劳动成果的珍惜(如修剪后的植物将摆放在班级养护)。
五、作业布置
观察家中或社区的绿植,尝试为它们设计修剪方案(图文结合)。
撰写50字左右的劳动日记,记录本节课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通过实践观察学生操作情况,调整后续课程的难度(如增加创意造型修剪)。
注重安全教育,避免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风险。
七、板书设计
修剪绿植小课堂
1.为什么剪?——健康+美观
2.怎么剪?——工具+原则
3.我能行!——动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