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析生态环保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路径.doc
文件大小:32.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4.11千字
文档摘要

浅析生态环保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路径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快速推动绿色和低碳发展的高质量时期。生态环保行业应适应这一新趋势,从传统的污染控制转向绿色和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生态环保产业转型背景及政策解读,客观分析了市属国企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国企争抢绿色发展关键赛道的具体举措。

关健词:生态环保国有企业产业发展争抢赛道

一、生态环保产业转型背景

(一)双碳目标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标志着党中央为了建立起全人类共享未来的伟大构想而做出了坚定的选择,更是针对那些严重影响生态平衡问题而采取行动的郑重承诺,这对于确保国家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生态环境行业则被视为达成这些使命的关键支持力量,它需要把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作为引领,并将其中的重点放在能效提升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上,从而推动建立起一种更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且对自然界有更好维护作用的生产模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革。

(三)结构调整

近期生态环境部公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态环保企业的从业企业共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约340万人。近10年来,全社会环保投资年均增长10%,带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生态环保产业收入达2.22万亿元。作为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动力已由政策和投资驱动,逐渐转为市场和技术驱动,势必倒逼企业创新产业模式,实现科技赋能、降本增效。

二、生态环保产业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也将会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已经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接受。

1.政策导向清晰。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带领下,生态环保产业正蓬勃发展。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促进生态产业同步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细分化,各级政府尤其是长三角区域政府相继出台生态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

2.产业规模巨大。美丽中国建设催生生态环保产业迅速成长,新时期生态产业加快提质增速,相关产业、企业纷纷同步或超前转型升级。据统计,目前产业规模达10万亿元以上,其中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版块达万亿级。

3.项目资源广阔。生态环保型国有企业备受当地政府、行业部门重视,也会受到头部企业、合作机构关注,为项目合作机会加分。恰逢宁波“无废城市”创建协同区域环境整治的大力推进,宁波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保建设将迎来更多机遇。

(二)面临挑战

当前国内外不稳定因素频发、经济形势放缓、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区域产业竞争加剧,生态环保企业的更新淘汰周期明显缩短。

1.大环境复杂多变。生态环保产业正面对国际形势不稳定环境、项目潜在公共环境或安全事故等不利影响,具体项目推进容易受阻。

2.项目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两极分化。现阶段长三角项目资源相对有限,同行专精企业与大型企业不断涌现,区域内项目的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企业发展趋向两极分化。

3.人才流失与人才保障。当下生态环保产业高速发展,带动企业同步加快更新淘汰,人力资源竞争与人才流动幅度较大。

三、宁波市属生态环保国有企业现状

宁波市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环保集团”)是宁波市属国企宁波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前身为枫林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助推“无废城市”建设、打造美丽宁波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为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业务聚焦市政环保、医疗环保、低碳环保三大领域,覆盖固废处置、环境修复、收集转运、低碳发展四大板块。近几年业务拓展主要发力方向,一是新建洞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按照“建平台、定标准、强保障、促规范”思路,完成一般工业固废收运处置智管平台开发投运,较好实现了区域分拣存储产业布局。二是建设宁波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规划新建大件及建筑装修垃圾、塑料综合利用、医废处置设施、飞灰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三是打造城市级“5分钟充电圈”和“市域智能充电一张网”,积极拓展光伏、风能、氢能等项目,提升能源使用保障。四是采用“集中供给、分步实施”方式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站,通过能源数据二次开发,对城市“可控负荷”实现有效聚合,同时积极参与碳排放权方法学认证体系和规则,与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开发碳汇资源。五是拓展医疗器械消毒供应、医疗织物洗涤及医疗器械集采与租赁等产业,打造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保障中心。

(一)资产总额及有效投资

从资产规模来看,宁波环保集团资产总额由5.87亿元增至14.96亿元,是原来的255%,期间形成有效投资由1.24亿元增至2.45亿元,是原来的198%,数据显示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时期。

(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