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docx
文件大小:45.69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9.11千字
文档摘要

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果实熟时为蓝黑色,可作垂直绿化?A.金银花B.爬山虎C.络石D.薜荔

【答案】:C

【解析】络石的果实熟时呈蓝黑色,且其具有攀援特性,常可作垂直绿化植物。金银花果实为圆形,熟时蓝黑色,有光泽,但它多用于篱垣、花架、花廊等的绿化,并非典型的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的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等大面积的垂直绿化,但果实并非其显著特征用于描述;薜荔的瘦果水洗可作凉粉,食用价值更受关注,果实形态也并非蓝黑色用于作垂直绿化的突出特征。所以本题应选络石。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A、环境能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C

解析:“大树底下好乘凉”意思是在大树的遮蔽下会感觉凉爽,这是由于大树通过蒸腾作用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影响,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湿度增加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也并非单纯强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所以正确答案选C。

3、单选题:哪种植物大部分种类的花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可食,有花、果之乡之称,适合在乡村作生产性景观

A.木兰科

B.蔷薇科

C.木樨科

D.忍冬科

【答案】:B

【解析】蔷薇科植物大部分种类的花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可食,有“花、果之乡”之称,适合在乡村作生产性景观。木兰科植物多为高大乔木,花大而美丽,但果实多不能食用;木樨科植物常见如桂花等,以花香和观赏为主,果实可食性不强;忍冬科植物部分果实可食,但在花与果实综合利用及“花、果之乡”的代表性上不如蔷薇科。所以本题应选蔷薇科。

4、单选题:树木栽植的种植穴,在瘠薄、坚实的土壤中应更大更深些,穴径可为根的幅度或土球直径的()倍。

A.0.5

B.1

C.2-5

D.5

【答案】:C

解析:在台瘠、坚实的土壤中进行树木栽植时,为保证树木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种植穴直径通常应为根的幅度或土球直径的2-5倍。这样能为树木根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树木扎根和生长。

5、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多少米?

A.0.5

B.0.7

C.0.8

D.1.0

【答案】:B

解析:对于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为保障安全,规定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0.7m。

6、园林水景中的人工湖池,在湖池的中部及其他部位,水深一般控制在多少米?

A.0.8-1.2

B.1.2-1.5

C.1.5-2.0

D.2.0-2.5

【答案】:B

解析:在园林水景的人工湖池设计中,为保证湖池功能正常发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湖池中部及其他部位水深一般控制在1.2-1.5m。此水深范围既能满足多数水生植物生长、水体景观营造等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游人安全。

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风景园林小品的是

A.花架

B.景墙

C.展牌

D.雕塑

【答案】:D

【解析】风景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灵活的精美构筑物。花架可作攀缘植物的支架,也可点缀园景,属于风景园林小品;景墙具有划分空间、组织景色、装饰园景等作用,属于风景园林小品;展牌常设置在园林中起到宣传、指示等作用,属于风景园林小品;而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在园林中也较为常见,但它与花架、景墙、展牌这类具有特定园林功能和用途的风景园林小品概念不同,不属于风景园林小品范畴。

8、单选题:春季开花的落叶灌木宜在()修剪。

A.春季花后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解析:春季开花的落叶灌木多是在上一年的枝条上形成花芽,因此应在春季花后修剪。花后修剪可以避免养分的不必要消耗,促使植株萌发新枝,为下一年的开花做好准备。而夏季是植株生长旺盛期,此时修剪可能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秋季修剪不利于植株积累养分过冬;冬季修剪虽然能减少冬季病虫害,但对于春季开花的落叶灌木来说,会剪掉一些已形成花芽的枝条,影响来年开花。所以春季开花的落叶灌木宜在春季花后修剪,选A。

9、单选题:公园绿化用地面积应不小于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多少?选项如下:A.50B.55C.60D.65

【答案】:D

解析:在公园规划建设中,为保证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相关标准规定公园绿化用地面积应不小于陆地面积的65%,所以该题选D。

10、20世纪70年代后期,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提出城市的最佳居住环境标准是达到每人拥有多少平方米公园绿地指标?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