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风景园林综合理论》研究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有的成年及老龄树的树皮呈橙黄色,在提质改造中可加以利用,作近景。以下选项中是这种树的是
A.油茶
B.山茶
C.茶
D.木荷
【答案】:A
【解析】在所列的植物中,油茶有的成年及老龄树的树皮呈橙黄色,在提质改造中可加以利用,作近景。而山茶、茶和木荷并不具备题干所描述的特征,所以应选油茶。
2、单选题:高速公路分车带上必须修建绿篱或挡光板的目的是减少
A.炫光污染
B.彩光污染
C.人造白昼污染
D.白亮污染
【答案】:A
【解析】炫光污染是指强光直射入人眼或因光滑表面反射的眩光对人眼产生的有害影响。在高速公路分车带上修建绿篱或挡光板,可以阻挡对向车辆车灯的强光,减少炫光对司机眼睛的刺激,从而降低炫光污染。彩光污染主要是指舞厅、夜总会、夜间游乐场所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和闪烁的彩色光源发出的彩光所形成的光污染。人造白昼污染是指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白亮污染是指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造成的污染。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3、绿化用地施工前,应按以下哪个选项将地面平整,避免出现坑洼现象
A.原始标高
B.竖向标高
C.设计标高
D.场地标高
【答案】:C
【解析】在绿化用地施工前,需按照设计标高对地面进行平整工作,以防止出现坑洼现象。设计标高是在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功能需求、景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它综合考虑了整个场地的使用要求和预期目标。而原始标高指的是场地未进行施工前的自然标高,其可能存在不平整且不一定符合绿化施工的需求;竖向标高主要侧重于描述场地在垂直方向上的高程变化情况,一般不会直接作为施工平整地面的依据;场地标高概念较为宽泛,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应按设计标高来平整地面,本题选C。
4、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居住区绿地属于以下哪一类?
A.公园绿地
B.防护绿地
C.广场绿地
D.附属绿地
【答案】:D
解析: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居住区绿地属于附属绿地。附属绿地指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比如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等用地中的绿地。而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防护绿地是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广场绿地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活动广场及附属绿地。
5、单选题:草坪上的树丛,除考虑树形、高度外,还应考虑色彩与季相。因此,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即可兼顾。与罗汉松、海桐形成树丛,以下哪个选项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A.构骨
B.杨梅
C.含笑
D.木芙蓉
【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与罗汉松、海桐形成树丛,需选择较为适宜的搭配。罗汉松为针叶常绿乔木,海桐为常绿灌木。构骨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与罗汉松、海桐在常绿性上重复,不能很好地体现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的原则;杨梅是常绿乔木,同样与前两者在常绿性方面不能形成有效搭配;含笑为常绿灌木,也存在类似问题。而木芙蓉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与罗汉松的针叶、常绿特性以及海桐的常绿灌木特性形成了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的良好组合,能兼顾树丛在树形、高度、色彩与季相方面的要求。所以选择木芙蓉较为适宜。
6、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在多少米以内,人眼可以看清主景中单体的建筑物?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案】:A
解析:在大型自然山水园林的情境里,当视距在200m以内时,人眼能够看清主景中单体的建筑物。这是基于人眼的视觉特性以及园林景观中对于景物清晰识别的相关知识得出的结论。
7、单选题:假山的中层结构做法中,用分离的两块山石的顶部,共同顶起另一块山石的做法称为?
A.安
B.连
C.接
D.斗
【答案】:D
【解析】在假山的中层结构做法里,“斗”这种做法是用分离的两块山石的顶部,共同顶起另一块山石;“安”通常是指安放山石使其平稳;“连”主要是将山石连接成连贯的形态;“接”侧重于将不同的山石衔接起来。所以本题答案选D。
8、一般具有树冠紧凑、枝叶分层不明显、枝叶不下垂、叶片小而质地硬、粗糙等特点的树木滞尘能力强,以下树木中符合该特征的是:
A.茶梅
B.山茶
C.蜡梅
D.梅
【答案】:A
解析:茶梅一般具有树冠紧凑、枝叶分层不明显、枝叶不下垂、叶片小而质地硬、粗糙等特点,这类特点使得其滞尘能力较强。而山茶、蜡梅、梅并不完全具备这些利于滞尘的典型特征,所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