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若草坪修剪机长期不用,除彻底清洁和润滑外,不需要以下哪项操作:
A.将油箱中的燃油全部放掉,以免在油路中形成顽固的沉淀。
B.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储存。
C.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若是电起动或电动修剪机。
D.将化油器拆下清洗,下次使用时再装上。
【答案】:D
【解析】若草坪修剪机长期不用,为保证其性能及后续正常使用,需要进行一系列保养措施。A选项将油箱中的燃油全部放掉,可避免燃油在油路中形成顽固沉淀,影响后续使用,这是合理的保养操作;B选项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储存,能防止修剪机受潮生锈等,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C选项对于电起动或电动修剪机,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可防止电池过度放电损坏,也是必要的保养手段。而D选项中,将化油器拆下清洗,下次使用时再装上,这种操作较为复杂且容易在拆装过程中出现安装不当等问题,并且一般情况下,只要将油箱燃油放掉等操作,化油器不一定需要拆下清洗,所以该做法并非长期不用时的必要操作。因此本题选D。
2、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中的“夏山”是用哪种石材做掇山?
A.太湖石
B.笋石
C.黄石
D.宣石
【答案】:C
解析:扬州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四季假山中的“夏山”采用黄石来做掇山。黄石质地厚重、古朴苍劲,其粗犷的质感与夏季的热烈、大气相契合,能营造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氛围,符合夏季山林的意境。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多用以表现奇峰怪石之态,常用于表现春夏之景,但“夏山”并非用太湖石;笋石常用来表现春日之景,以象征春笋破土;宣石色白如雪,主要用于表现冬季雪景。所以本题选C。
3、在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中,通常起主导作用的是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答案】:A
解析:在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中,视觉起着主导作用。视觉能够提供大量关于周围环境的详细信息,如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以及运动状态等。通过视觉,人类可以快速地识别和理解周围的事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相比之下,听觉主要接收声音信息,嗅觉主要感知气味,触觉主要感受物体的质地、温度和压力等,虽然这些感觉也很重要,但在提供环境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上,视觉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通常起主导作用的是视觉。
4、单选题:下列属于构筑物的是
A.水塔
B.茶室
C.亭
D.小卖部
【答案】:A
解析:构筑物是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一般不直接在里面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水塔主要用于储水、配水等,不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属于构筑物。而茶室、亭、小卖部等通常是供人们进行活动、休息、购物等生产生活行为的建筑,属于建筑物而非构筑物。
5、单选题:下面不属于雨水管道系统组成的是
A.连接管
B.挡水石
C.检查井
D.干管
【答案】:B
【解析】雨水管道系统是由连接管、检查井、干管等部分组成。连接管用于连接各个排水设施与检查井;检查井便于对管道进行检查、维护和清理等工作;干管则是雨水排放的主要通道。而挡水石的作用主要是阻挡水流、改变水流方向等,不属于雨水管道系统的组成部分。
6、单选题:建筑物周围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不种分枝点高的大乔木,种植小乔木、灌木或草本,这种种植方式称为基础种植;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也不适宜。适宜做基础种植的是
A.泡桐
B.鸡爪槭
C.鹅掌楸
D.杨
【答案】:B
【解析】基础种植要求不种分枝点高的大乔木,应种植小乔木、灌木或草本,且有毒或有过敏性的植物不适宜。泡桐、鹅掌楸、杨93均属于分枝点高的大乔木,不符合基础种植的要求;而鸡爪槭是小乔木,适合做基础种植,所以答案选B。
7、单选题:颐和园“北山南水”的布局中,“北山”指的是
A.万寿山
B.香山
C.玉泉山
D.西山
【答案】:A
【解析】颐和园“北山南水”布局中,“北山”指的是万寿山。香山、玉泉山、西山并非此布局中所指的“北山”。万寿山为颐和园的主体山脉,在布局上与昆明湖等水域相互映衬,构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所以该题应选万寿山。
8、单选题: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采用了哪种借景手法?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应时而借
【答案】:A
解析: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远借是指把园林远处的景物引入园内,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北寺塔距离拙政园有一定距离,属于远处的景物,运用的是远借的借景手法。邻借是指把相邻近的景物借到本园中来;仰借是指利用仰视的视角,借高处的景物;应时而借是指借四季的时令之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9、单选题:可用于食品染色,在乡村绿化中可以作为生产性景观的是以下哪种植物?A.玫瑰B.栀子C.桑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