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 项目7 认识成本管理方法.pptx
文件大小:19.28 MB
总页数:9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29千字
文档摘要

智能化

成本核算与管理;;;项目导读;;任务一

掌握作业成本法;;;任务导入;知识与技能要求;;(1)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相关计算公式有哪些?;(1)下载打开配套素材表格,计算作业动因分配率和制造费用,编制I企业作业成本计算表,如图所示:;并将相关单元格对应公式填入表中,如图所示:;评价项目;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是什么?

作业成本法都适用于哪些产品或企业?;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二)作业

作业是作业成本法中进行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础。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单位水平作业:每次生产单位产品时进行的重复性作业,如单件产品检验,成本随产量变动

批别水平作业:每批产品生产时进行的作业,如批检、设备调试,成本随批数变动

产品水平作业:针对特定产品进行的作业,如材料清单编制、工艺设计,成本随产品种类变动

维持水平作业:维持企业日常生产所需的作业,如管理、照明、折旧等,成本由所有产品共同承担;(三)作业链和价值链

作业链: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相互关联的作业。

作业链的形成即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形成资源到作业到产品的价值转移

每项作业消耗资源产生价值,价值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直至产品完成

作业链中的价值转移构成价值链,最终产品是所有作业价值的总和;;;;(五)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又称成本库,是指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

根据作业动因,将资源耗费归集

有助于企业清晰分析相关作业,便于管理和考核;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费用、作业、作业链、价值链、成本动因、作业中心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则: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第一阶段:识别作业,将资源消耗追溯到作业,计算作业成本

第二阶段:按产品消耗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核算的改变:

制造费用不再全厂统一或按部门归集分配,而是按作业中心进行

分配标准从单一(如工时)变为多种成本动因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

相较于传统成本法,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相关公式是什么?;;作业中心;(2)运用传统成本法分别计算甲、乙产品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耗用的总机器工时=10000×10=100000(小时)

乙产品耗用的总机器工时=40000×10=400000(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000÷(100000+400000)=6(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600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000×6=2400000(元)

(3)比较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制造费用分配的结果,如表所示。

;;作业成本管理指什么?

作业成本管理包含哪两个维度,分别是什么?;(一)成本动因分析;(二)作业分析;(二)作业分析;(三)业绩考核;;任务拓展向E企业各作业中心分配资源费用;任务拓展向E企业各作业中心分配资源费用;任务拓展向E企业各作业中心分配资源费用;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是什么?

作业成本管理的流程价值包括哪三部分内容?;任务知识小结;任务二

了解标准成本法;;;任务导入;知识与技能要求;任务工单;任务工单;任务工单;任务工单;一、标准成本法的概念及应用环境;什么是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哪些产品和领域?;二、标准成本的分类;什么是理想标准成本?

为何它在实际中应用有限?;;(一)确定应用对象;(二)制订标准成本;企业如何制定标准成本?

产品标准成本通常由哪三种成本项目构成?;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在计算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过程中,变动制造费用项目和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有什么区别?;(三)实施过程控制;(四)成本差异计算与动因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成本项目;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变动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差异可分解为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效率差异和分配率差异,计算公式为:;;(2)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通常采用编制固定预算的方式进行总额控制,然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总额与预算总额进行比较,确定差额。通常有以下两种分析方法:;①两差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