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撰写的几个原则REPORTING
目录报告撰写背景与目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概念报告撰写原则一:客观公正性报告撰写原则二:全面系统性报告撰写原则三:重点突出性报告撰写原则四:语言规范性报告撰写流程与技巧分享
PART01报告撰写背景与目的REPORTINGWENKUDESIGN
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简要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性。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概述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业务范围以及组织结构等,为后续审计内容提供背景信息。背景介绍
通过审计,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和界定,为评价其履职情况提供依据。明确经济责任揭示被审计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发现问题和风险通过审计监督,防止和打击贪污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目的和意义
报告可作为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和改进工作的参考依据,促进其完善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内部管理使用监管部门参考社会公众监督监管部门可根据报告反映的问题和风险,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和指导,促进其规范运作。报告可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强被审计单位的透明度和公信力。030201报告使用范围
PART02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概念REPORTINGWENKUDESIGN
经济责任是指在特定经济活动中,责任主体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经济责任可分为企业经济责任、政府经济责任和个人经济责任等。企业经济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政府经济责任是指政府在履行公共职能过程中,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个人经济责任是指个人在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他人或社会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定义及分类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检查其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经济决策失误等问题。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需要遵循独立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等原则。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受被审计单位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真实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同时,审计人员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法律法规依据及遵循原则
PART03报告撰写原则一:客观公正性REPORTINGWENKUDESIGN
报告应基于充分、可靠的事实和数据,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涉及财务、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应进行严格的核实和审计,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在报告中引用数据或事实时,应注明来源,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事实为依据,数据为支撑
客观评价,避免主观臆断报告应对审计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之词。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应实事求是地反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在报告中避免使用过于绝对或模糊的表述,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审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于审计中涉及的敏感问题或利益冲突,应采取谨慎、公正的态度进行处理,避免损害报告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报告撰写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态度,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态度
PART04报告撰写原则二:全面系统性REPORTINGWENKUDESIGN
123确保报告覆盖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所有相关经济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收支、资产管理、采购销售等。涵盖所有相关经济活动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审计,包括政策执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涉及多层次、多领域通过全面审计,客观、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映真实情况全面覆盖审计范围内容
03督促整改落实对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跟踪督促,确保被审计单位或项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落实。01系统分析问题成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系统梳理问题成因,明确责任主体和影响因素。02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完善管理、防范风险。系统梳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经济效益在审计过程中关注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其投入产出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率性。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除了经济效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