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11艺术学风景园林344风景园林基础带答案详解(培优).docx
文件大小:46.3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9.61千字
文档摘要

2011艺术学风景园林344风景园林基础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角果是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以下哪种植物的果实属于角果?

A.唇形科

B.槭树科

C.蝶形花科

D.十字花科

【答案】:十字花科

【解析】角果是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这是十字花科植物果实的典型特征。而唇形科植物果实通常为4枚小坚果;槭树科植物果实为翅果;蝶形花科植物果实为荚果。所以本题应选十字花科。

2、单选题:按植物群落外貌来分,以下哪种是由相当稠密的高达8m以上的乔木树种组成。

A.森林

B.树丛

C.稀树草地

D.矮疏林

【答案】:A

解析:森林是由相当稠密的高达8m以上的乔木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树丛是由多株树木紧密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其高度和规模相对森林较小;稀树草地是以草本植物为主,间杂少量树木的植被类型;矮疏林的树木高度相对较矮且分布较为稀疏。所以本题选A。

3、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A.交切B.相对C.平行D.垂直

【答案】:D

解析:竖向设计主要是对场地在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进行布置和处理,“垂直”准确描述了竖向设计与水平面的关系,而“交切”不能精准体现竖向设计特点;“相对”表意模糊,没有明确和水平面的具体方向关系;“平行”与竖向设计概念相悖,竖向设计不是平行于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所以答案选D。

4、不同园林植物,季节性周期表现不同。我国古代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即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风是应花期而来,故称为信风。立春代表的植物是:

A.芍药

B.木兰

C.月季

D.樱桃

【答案】:D

解析:不同园林植物季节性周期表现不同,我国古代“二十四番花信风”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风应花期而来称为信风。立春代表的植物是樱桃,而芍药、木兰、月季并非立春代表植物。

5、园林建筑一般为浅基础,其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要求不小于多少米?

A.0.50

B.0.70

C.0.80

D.1.00

【答案】:A

解析:园林建筑一般为浅基础,其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要求不小于0.50m,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6、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多少米?

A.0.8

B.1.0

C.1.5

D.2.0

【答案】:C

解析:通游船的桥梁,其桥底与常水位之间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5m。

7、单选题:公园内水体外缘宜建造哪种驳岸?

A.块石

B.钢筋混凝土

C.生态

D.卵石

【答案】:C

解析:生态驳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驳岸形式,在公园等生态环境中具有诸多优势。生态驳岸可以更好地与周围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为水生生物、两栖动物等提供栖息和繁衍的场所,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同时,生态驳岸还能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相比之下,块石、钢筋混凝土和卵石驳岸虽然也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但在生态功能方面不如生态驳岸突出。故公园内水体外缘宜建造生态驳岸。

8、单选题:一个叶柄上着生二至多数叶片,称为复叶。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的复叶,羽状复叶又因叶轴分枝情况,分为一回、二回、三回或多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如

A.核桃

B.胡枝子

C.盐肤木

D.南天竹

【答案】:D

解析:题目中明确说明考查三回羽状复叶对应的植物。首先了解各选项植物的叶型特点,核桃是奇数羽状复叶,并非三回羽状复叶;胡枝子为羽状三出复叶,也不是三回羽状复叶;盐肤木为奇数羽状复叶,同样不符合三回羽状复叶特征;而南天竹的叶为三回羽状复叶,符合题目所描述的特征。所以正确答案是D。

9、膨胀蛭石制品主要用于风景园林建筑的

A.结构材料

B.保温隔热材料

C.维护材料

D.装饰材料

【答案】:B

【解析】膨胀蛭石是一种较好的绝热、吸音材料。它具有质量轻、绝热、吸音、耐火等特点,在风景园林建筑中常被用作保温隔热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承受荷载起骨架作用的材料,膨胀蛭石制品强度等特性不符合结构材料要求;维护材料是用于保护结构或空间等的材料,膨胀蛭石制品并非主要用于维护;装饰材料主要用于美化建筑外观或内部环境,膨胀蛭石制品也不是典型的装饰材料。所以膨胀蛭石制品主要用于风景园林建筑的保温隔热材料,应选B。

10、园林中台阶的高度一般可设计为多少厘米?

A.5-10

B.10-15

C.15-20

D.20-28

【答案】:B

【解析】在园林设计中,台阶高度设计为10-15cm较为合适。此范围高度能较好地平衡人们上下台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如果台阶高度过低,如5-10cm,会使步数增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