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岩石园是用岩生花卉点缀、装饰较大面积的岩石地面的园林应用形式;一般选择植株低矮紧密、枝叶细小、花色鲜艳的植物,如()。
A.射干
B.美人蕉
C.桔梗
D.石蒜
【答案】:D
解析:岩石园一般选择植株低矮紧密、枝叶细小、花色鲜艳的植物。射干植株较高,一般可达1-1.5米,不符合植株低矮紧密的要求;美人蕉植株高大且粗壮,高度通常在1.5米左右,也不符合岩石园植物选择标准;桔梗植株高度一般在40-90厘米,相对不算低矮紧密。而石蒜植株相对低矮,花茎高约30厘米,比较符合岩石园选择岩生花卉的标准,所以应选石蒜。
2、单选题:颐和园“北山南水”的布局中,“南水”指的是
A.昆明湖
B.团城湖
C.后湖
D.福海
【答案】:A
解析:在颐和园“北山南水”的布局中,“南水”指的是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面积广阔,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团城湖主要是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节点;后湖位于颐和园北部,并非“南水”所指;福海是圆明园的最大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昆明湖,选A。
3、植树机工作时,由于植树机下部前后安设有开沟犁或()、覆土器和镇压轮,因此该机操作可一次完成开沟、投苗、覆土、镇压四道工序。
A.苗箱
B.牵引装置
C.起苗机构
D.挖坑器
【答案】:D
【解析】植树机在工作时,要一次完成开沟、投苗、覆土、镇压四道工序。开沟需要开沟犁或挖坑器来完成作业,苗箱主要用于放置树苗,并非直接参与开沟等工序;牵引装置是为植树机提供动力的部件,不直接承担开沟等具体工序;起苗机构主要是用于起苗,而不是开沟。所以应该选挖坑器,能与开沟犁一起完成开沟这个关键步骤。
4、城市树种规划时,基调树种宜选择多少种?
A.1-2
B.2-3
C.3-5
D.5-7
【答案】:C
【解析】在城市树种规划时,基调树种选择3-5种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基调树种是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风格、形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若数量过少(如1-2种),景观会显得单调,难以全面展现城市特色和适应复杂的城市环境;若数量过多(如5-7种),则难以形成统一协调的城市风貌,不利于突出城市的整体特色。而选择3-5种基调树种,既能丰富城市景观,又能保证城市景观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所以C是正确答案。
5、单选题:依据凯文·林奇提出的“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城市意象五要素,广州塔“小蛮腰”属于
A.区域
B.边界
C.节点
D.标志
【答案】:D
解析: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五要素中,标志是指明显的外界点,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重要参照点,可以是简单的实物,像建筑物、标识牌等。广州塔“小蛮腰”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极高的辨识度,成为了广州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能让人一眼识别并将其与广州联系起来,符合标志的定义。而区域是城市中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区;边界是不同区域的分界线;节点通常是城市中人流、物流的聚集点,如交通枢纽等。所以广州塔“小蛮腰”属于标志。
6、单选题:关于园林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平坦的地形中,可以保持不小于5%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B.坡度超过50%时,自然土坡也很容易保持稳定
C.草坡坡度最好不要超过25%,土坡坡度最好不超过20%,一般平地坡度约为17%
D.平地便于进行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人流集散,也形成开朗的景观
【答案】:B
【解析】在园林地形相关知识中,对于选项A,在平坦地形保持不小于5%的坡度利于排水,这是符合园林排水需求的合理做法;选项C,草坡坡度最好不超过25%,土坡坡度最好不超过20%,一般平地坡度约为17%,这些坡度数据是符合园林地形建设规范的;选项D,平地具有便于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行人流集散以及形成开朗景观的优势,也是正确的描述。而选项B中,坡度超过50%时,自然土坡是很难保持稳定的,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该说法错误。
7、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把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人际距离做了类比,他认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D/H1时,产生
A.远离感
B.接近感
C.匀称感
D.影响很小
【答案】:A
解析: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将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人际距离进行类比,当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建筑高度之比D/H1时,会产生远离感。因为随着D/H值增大,意味着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相对建筑高度而言更大,这种空间上的拉伸易让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远离的感受。
8、单选题:风景园林建筑中露天木构件的防护处理方法一般用()。A.喷洒法B.涂刷法C.浸渍法D.熏蒸法
【答案】:B
【解析】在风景园林建筑里,对于露天木构件进行防护处理时,涂刷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喷洒法通常适用于大面积、对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