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以下哪种结构是指采用不规则孔洞和孔穴的山石,组砌堆叠成具有曲折环形通道或通透空洞的山体?
A.环透式结构
B.层叠式结构
C.竖立式结构
D.填充式结构
【答案】:环透式结构
解析:环透式结构的特点是采用不规则孔洞和孔穴的山石,组砌堆叠成具有曲折环形通道或通透空洞的山体。层叠式结构侧重于山石的层叠组合;竖立式结构强调竖向排列;填充式结构重点在填充操作。通过特点对比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环透式结构。
2、单选题:苗木运到施工现场如不能及时栽完,应先用()将苗根埋严,称“假植”。
A.种植土
B.普坚土
C.砂砾土
D.湿土
【答案】:D
【解析】当苗木运到施工现场不能及时栽完时,需要采用假植的方式来保护苗根。湿土具有一定的湿度,可以保持苗根的水分,避免苗根干燥失水,从而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而种植土、普坚土、砂砾土在保持水分和为苗根提供适宜环境方面,不如湿土合适,所以应选用湿土将苗根埋严进行假植。
3、单选题:如在低洼处或挖湖施工时,除挖好排水沟外,必要时还应加筑围堰或设防水堤。为了排水通畅,排水沟的沟底宽及沟深不小于多少厘米?
A.20
B.50
C.80
D.100
【答案】:B
解析:在低洼处或挖湖施工时,除挖好排水沟外,必要时还应加筑围堰或设防水堤。为确保排水通畅,排水沟的沟底宽及沟深不小于50cm,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藤木,卷须短而多分枝;叶通常3裂;浆果熟时蓝黑色;秋色叶红色;喜荫,适应性强,是良好的垂直绿化材料。
A、爬山虎
B、爬行卫矛
C、珍珠莲
D、鸡血藤
【答案】:A
解析:爬山虎为落叶藤木,其卷须短且多分枝,叶通常3裂,浆果熟时呈蓝黑色,到了秋季叶子会变为红色,同时它喜荫,适应性强,是良好的垂直绿化材料。而爬行卫矛为常绿藤本;珍珠莲是桑科榕属植物,并非落叶藤木;鸡血藤为常绿木质藤本,它们的特征与题干描述不符。
5、单选题:()是指播种后为防止表土干燥、板结,减少灌水次数,减少幼苗出土的阻力,并防鸟害,对播种地进行覆盖,特别对小粒种子。
A.覆盖保墒
B.覆盖
C.灌溉
D.松土除草
【答案】:B
【解析】覆盖是指播种后为防止表土干燥、板结,减少灌水次数,减少幼苗出土的阻力,并防鸟害,对播种地进行覆盖,尤其对于小粒种子十分必要。覆盖保墒强调的是通过覆盖来保持土壤墒情,相比覆盖表述不够全面;灌溉主要是为作物补充水分,并非针对播种后上述多种目的的覆盖行为;松土除草是对土壤进行疏松和去除杂草的操作,与题干描述的播种后覆盖的行为不符。所以本题应选B。
6、单选题:阳台栏杆离地面多少米高度内不应留空
A.0.1
B.0.2
C.0.3
D.0.4
【答案】:A
解析:阳台栏杆离地面0.1m高度内留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导致物品掉落或人员发生踏空等危险情况,所以规定该高度内不应留空。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7、单选题: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A
解析: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不规则造园时期、自然式风景园时期和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8、单选题:亭在哪个时期由驿站建筑演变为风景建筑?A.两汉B.两晋C.两宋D.明清
【答案】:B
解析:在两晋时期,亭由驿站建筑演变为风景建筑。两汉时期亭的功能主要还是与驿站相关等传统用途;两宋时期园林等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并非亭从驿站建筑转变为风景建筑的时期;明清时期建筑体系更加成熟和多样化,但这不是亭发生此转变的阶段。所以本题选B。
9、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常绿乔木,花白色、芳香,耐干旱瘠薄,多生于山谷、林地,耐火烧,可作为防火林带树种?
A.冬青
B.苦槠
C.楠木
D.木荷
【答案】:D
【解析】木荷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为常绿乔木,花白色,有芳香。它耐干旱瘠薄,常生长在山谷、林地,而且具有较强的耐火烧能力,可作为防火林带树种。冬青为常绿乔木,但一般不作为防火林带树种;苦槠为常绿乔木,但它在耐火烧及作为防火林带树种方面不如木荷典型;楠木是一种贵重木材,主要是材质优良受关注,也并非典型的防火林带树种。所以本题选木荷,答案是D。
10、单选题:园林中应用的草坪灯均选用以下哪种作为光源,而庭院灯一般采用LED和直流节能灯,后者工作电源为直流,无需进行逆变,安全、可靠。
A.LED
B.直流节能灯
C.白炽灯
D.卤钨灯
【答案】:A
解析:题干表明园林中应用的草坪灯均选用某一类型光源,而庭院灯一般采用LED和直流节能灯,这里将草坪灯和庭院灯的光源情况进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