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艺术学风景园林344风景园林基础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风景区总体规划年限一般为多少年?A.15B.20C.25D.30
【答案】:B
解析:风景区总体规划年限一般为20年,规定该规划年限有利于全面、长远地对风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保障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故本题应选20年。
2、《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这是描述的哪一项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A.借景
B.对景
C.框景
D.障景
【答案】:C
解析:框景是指利用门框、窗框、洞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将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形式包裹起来,形成如同一幅静态画面的景观效果。题干中“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描述了通过圆窗将黄山松柏、古梅、美竹等景色收纳进来,好似一幅画卷,这符合框景的特点。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巧妙地组合到园内来,以扩大园林的视觉空间;对景是指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能观赏甲观赏点,两者形成相互观赏的关系;障景是指在园林中设置屏障,遮挡视线,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因此,本题描述的是框景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3、单选题: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多少米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
A.0.1-0.3
B.0.3-0.6
C.0.6-1.5
D.1.0-2.0
【答案】:C
解析:中间分车绿带的主要作用是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这就需要在特定高度范围内配置树冠常年枝叶茂密的植物。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1.5m之间的范围,能较好地实现阻挡眩光的效果。当高度在此区间时,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挡对方车辆前照灯的眩光,保障驾驶员的视线和行车安全。若高度低于0.6m,难以起到阻挡眩光的作用;若高度高于1.5m,可能会对驾驶员的视角产生不必要的遮挡,影响行车观察。所以应选择在0.6-1.5m之间配置植物。
4、单选题:以下哪项是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首要考虑的
A生物多样性原则
B以人为本
C经济性原则
D艺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在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生物多样性原则是首要考虑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它能保障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众多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在一些公共环境设计中是重要理念,但并非湿地植物景观规划首要考量因素;经济性原则主要关注成本和效益等经济方面,在湿地植物景观规划里并非最关键的出发点;艺术性原则侧重于景观的美观和艺术效果,也是在保障生态功能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要考虑的应当是生物多样性原则。
5、单选题:湿地公园中,下列哪个分区中不宜设置活动场地?
A.科普教育区
B.综合服务区
C.管理区
D.生态保育区
【答案】:D
【解析】科普教育区主要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设置活动场地有助于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公众对湿地相关知识的了解,所以可以设置活动场地。综合服务区是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区域,如餐饮、休息、购物等,设置活动场地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管理区主要进行湿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等,适当设置活动场地可用于管理培训、内部交流等活动。而生态保育区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持相对的自然和安静状态,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设置活动场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干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所以生态保育区不宜设置活动场地。
6、花冠是全部花瓣的统称。唇形花冠的花瓣5片,基本合生成花冠筒,花冠裂片稍呈唇形,上面2片合生为上唇,下面3片合生为下唇,如()的花冠。
A.琼花
B.茑萝
C.泡桐
D.金钟花
【答案】:C
解析:唇形花冠的花瓣5片,基本合生成花冠筒,花冠裂片稍呈唇形,上面2片合生为上唇,下面3片合生为下唇。泡桐的花冠是唇形花冠。而琼花通常为聚伞花序周围是大型的不孕花,其形态与唇形花冠不同;茑萝的花冠呈高脚碟状;金钟花的花冠呈深4裂,呈钟状。所以本题答案选泡桐对应的选项C。
7、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隋、唐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C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主要是殷、周、秦、汉;转折期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园林发展达到了一个全面兴盛的阶段,造园活动普及于社会各阶层,园林的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因此隋、唐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期;成熟期是两宋到清初。所以本题应选C。
8、单选题: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种植前可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