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下列古建屋顶有五脊殿之称的是
A.歇山顶
B.庑殿顶
C.攒尖顶
D.盔顶
【答案】:B
【解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所以庑殿顶有“五脊殿”之称。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共九条脊;攒尖顶没有正脊,角式攒尖顶垂脊自垂兽处向上收缩于宝顶;盔顶的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宝顶。因此答案选B。
2、单选题:下列哪种植物的栽培品种中有龙游型枝条,且可孤植作近景?
A.桑树
B.苦楝
C.枫杨
D.女贞
【答案】:A
解析:桑树的栽培品种中有龙游型枝条,并且其姿态独特,可孤植作近景。苦楝、枫杨和女贞并没有龙游型枝条这一特征,也较少以孤植作近景这种应用方式呈现。
3、单选题:草坪上的树丛,除考虑树形、高度外,还应考虑色彩与季相。因此,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即可兼顾。与水杉、木槿形成树丛,以下哪个选项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A.金丝桃
B.石榴
C.山茶
D.结香
【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选出与水杉、木槿形成树丛较为适宜的选择。题干提到树丛搭配需兼顾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水杉是落叶针叶乔木,木槿是落叶灌木。选项A金丝桃是半常绿小灌木,与水杉、木槿搭配,在常绿与落叶搭配上不够理想;选项B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与水杉、木槿一起在常绿与落叶搭配方面不能很好地兼顾;选项C山茶是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与落叶的水杉和木槿搭配,可实现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以及乔灌木搭配;选项D结香是落叶灌木,与水杉、木槿搭配同样在常绿与落叶搭配上存在不足。所以较为适宜的选择是山茶。
4、园林中,为了使假山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有时将假山顶层收成
A.峰顶
B.峦顶
C.崖顶
D.平顶
【答案】:D
解析:在园林中,为使假山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把假山顶层收成平顶较为合适。峰顶、峦顶和崖顶通常地势较为险峻、空间狭小,不利于游人停留休憩,而平顶有相对开阔的空间,能满足人们游玩和休息的需求。
5、单选题:树木栽植的种植穴,在瘠薄、坚实的土壤中应更大更深些,穴径可为根的幅度或土球直径的()倍。
A.0.5
B.1
C.2-5
D.5
【答案】:C
解析:在台瘠、坚实的土壤中进行树木栽植时,为保证树木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种植穴直径通常应为根的幅度或土球直径的2-5倍。这样能为树木根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树木扎根和生长。
6、魏晋南北朝时期,建于洛阳的著名大内御苑是
A.仙都苑
B.铜雀园
C.华林园
D.金谷园
【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各个选项。A选项仙都苑是北齐天保七年(557年)建造的皇家园林,位于邺城。B选项铜雀园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为曹操所建,位于当时的都城洛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大内御苑。C选项华林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建康(今南京)等地都有建造的园林,但最著名的华林园在南朝刘宋时的建康。D选项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在洛阳西北郊金谷涧畔。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B。
7、草坪和地被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不小于()cm
A.5
B.15
C.30
D.50
【答案】:B
解析:草坪和地被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不小于15cm。这是基于植物生长特性和实际种植经验所确定的标准土层厚度,能为草坪和地被植物根系生长提供基本的空间和养分储存,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8、单选题:木本类切花整地翻耕的深度一般为多少厘米?
A.20-25
B.30-35
C.40-50
D.60-70
【答案】:C
解析:木本类切花根系相对发达,需要较深的土壤环境来扎根生长和获取养分。40-50cm的翻耕深度能够为木本类切花的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通气、保水条件,有利于其根系的伸展和植株的健康生长。相比之下,20-25cm和30-35cm的深度对于木本类切花来说可能过浅,无法满足其根系生长需求;而60-70cm的深度虽然能提供更深厚的土壤环境,但过度翻耕可能会增加成本且并非所有木本类切花都需要如此深的土壤,因此木本类切花整地翻耕的深度一般为40-50cm。
9、单选题:黄山素以()著称。A.雄B.奇C.秀D.险
【答案】:B
解析:黄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名,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奇”是黄山的显著特征。而“雄”一般用来描述泰山的特点;“秀”常用来形容峨眉山等;“险”多用来形容华山。所以本题答案选B。
10、单选题:树木移植应该在其生命活动的()期进行。A.旺盛B.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