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练习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园林建筑一般为浅基础,其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要求不小于多少米?
A.0.50
B.0.70
C.0.80
D.1.00
【答案】:A
解析:园林建筑一般为浅基础,其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要求不小于0.50m,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单选题:杭州西湖“断桥残雪”展示了哪个季节的季相景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D
解析:“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其景观特色在于冬季下雪后,断桥向阳的半边雪化较快,而背阴的半边则仍有残雪,远远望去,桥似断非断,呈现出独特的季相景观,所以“断桥残雪”展示的是冬季季相景观。
3、单选题:尖塔形树冠的(),与花灌木搭配,可形成丰富的林冠线。A.胡杨B.罗汉松C.苏铁D.花柏
【答案】:D
【解析】花柏具有尖塔形树冠,在园林造景中,花柏与花灌木搭配,能在垂直空间上形成高低错落的变化,进而可形成丰富的林冠线。胡杨的树冠通常呈广卵形或圆形;罗汉松树冠广卵形;苏铁树冠为棕榈状。因此本题中符合尖塔形树冠且能与花灌木搭配形成丰富林冠线的是花柏。
4、单选题:下列属于湿生植物的是
A.水杉
B.乌柏
C.油松
D.早柳
【答案】:水杉
解析:湿生植物是生长在过度潮湿环境中的植物。水杉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符合湿生植物的生长环境特征。乌桕一般生长在旷野、塘边或疏林中,不是典型的湿生环境;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耐干旱瘠薄,并非湿生植物;旱柳虽然较耐水湿,但主要生长在干旱地或水湿地,相比之下,水杉更能代表典型的湿生植物。
5、单选题:公园里休息座椅的设置应考虑游人需求合理分布,容纳量应按游人容量的百分之多少设置?
A.5-10
B.10-20
C.20-30
D.30-40
【答案】:C
解析:公园里休息座椅设置需要考虑游人需求并合理分布,其容纳量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是较为合理的标准。这样的设置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人休息的需求,既不会因设置过少导致很多游人无处休息,也不会因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6、风景园林四大构成要素中,不是构成场地自然景观的要素是:A.地形B.水体C.植物D.风景园林建筑
【答案】:D
解析:风景园林的四大构成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和建筑等。其中,地形、水体和植物是构成场地自然景观的要素,它们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景园林建筑是人工建造的,不属于场地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
7、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为中国特有的科?A.蔷薇科B.槭树科C.杜仲科D.松科
【答案】:C
【解析】杜仲科是中国特有的科,其代表植物杜仲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蔷薇科在全球广泛分布;槭树科广布于北温带及热带高山上;松科是北半球森林的主要组成成分。所以本题选C。
8、为了表示整体区域与场地关系,区位图通常包括距研究中心半径多少km的范围。A、20B、30C、40D、50
【答案】:D
解析:在表示整体区域与场地关系时,区位图通常需涵盖一定范围来准确反映其区位特征。一般情况下,区位图会包括距研究中心半径50km的范围,所以本题应选D。
9、分车带上种植的乔木,其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多少米?
A.0.65
B.0.75
C.0.85
D.0.95
【答案】:B
解析:在分车带上种植乔木时,为保证乔木正常生长且不影响机动车道正常通行等,其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10、单选题:公园总体设计图上,一般不需准确标明
A.指北针
B.比例尺
C.植物名称
D.出入口
【答案】:C
解析:在公园总体设计图上,指北针用于明确图纸的方向,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能帮助使用者确定方位;比例尺可使设计者和使用者准确了解公园实际大小和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规划和施工至关重要;出入口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图上准确标明有助于人员和车辆的进出规划。而植物名称通常不会在总体设计图上准确标明,总体设计图更侧重于公园的整体布局、地形、建筑、道路等方面的规划,植物名称可在后续的详细设计图或植物配置说明中体现。所以答案选C。
11、单选题:一个叶柄上着生二至多数叶片,称为复叶。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的复叶,羽状复叶又因叶轴分枝情况,分为一回、二回、三回或多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如
A.核桃
B.胡枝子
C.盐肤木
D.南天竹
【答案】:D
解析:题目中明确说明考查三回羽状复叶对应的植物。首先了解各选项植物的叶型特点,核桃是奇数羽状复叶,并非三回羽状复叶;胡枝子为羽状三出复叶,也不是三回羽状复叶;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