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绿化用地施工前,应按以下哪个选项将地面平整,避免出现坑洼现象
A.原始标高
B.竖向标高
C.设计标高
D.场地标高
【答案】:C
【解析】在绿化用地施工前,需按照设计标高对地面进行平整工作,以防止出现坑洼现象。设计标高是在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功能需求、景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它综合考虑了整个场地的使用要求和预期目标。而原始标高指的是场地未进行施工前的自然标高,其可能存在不平整且不一定符合绿化施工的需求;竖向标高主要侧重于描述场地在垂直方向上的高程变化情况,一般不会直接作为施工平整地面的依据;场地标高概念较为宽泛,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应按设计标高来平整地面,本题选C。
2、花灌木整地的深度一般为
A.10~15cm
B.20~30cm
C.40~50cm
D.60cm以上
【答案】:C
解析:花灌木的根系相较于草本植物更为发达,需要较深的土层来扎根生长和吸收养分。通常其整地深度需要达到40-50cm,这样可以为花灌木的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10-15cm深度过浅,不能满足花灌木根系生长需求;20-30cm一般是一些草本植物或浅根性植物的整地深度;60cm以上对于大多数花灌木来说,并非普遍需要的深度,且过度深耕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成本。所以花灌木整地的深度一般为40-50cm。
3、单选题:植物在一年内随气候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规律性变化称为
A.营养生长期
B.生殖生长期
C.植物的生命周期
D.植物年生长周期
【答案】:D
【解析】植物年生长周期是指植物在一年内随气候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规律性变化。而营养生长期是指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生殖生长期是植物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等生殖生长的时期;植物的生命周期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到死亡的整个过程。所以本题应选D。
4、单选题:下列属于城市非生物环境的是
A.动物
B.气候
C.植物
D.微生物
【答案】:B
解析:城市环境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属于生物环境,气候属于非生物环境,所以答案选B。
5、单选题:采用人工打夯进行压实,土块粒径不应大于()cm。
A.2
B.3
C.5
D.8
【答案】:C
解析:在采用人工打夯进行压实作业时,若土块粒径过大,会导致压实不均匀,影响压实效果和工程质量。土块粒径不应大于5cm,才能保证压实过程中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达到工程要求,所以本题应选C。
6、单选题:一个叶柄上着生二至多数叶片,称为复叶。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的复叶,羽状复叶又因叶轴分枝情况,分为一回、二回、三回或多回羽状复叶。下列属于二回羽状复叶的是:
A.南天竹
B.苦棟
C.合欢
D.月季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要选出二回羽状复叶的例子。南天竹是二至三回羽状复叶,苦棟是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月季是奇数羽状复叶,而合欢是二回羽状复叶,所以本题应选合欢。
7、单选题:冠云峰是苏州哪座园林中的?
A.拙政园
B.留园
C.网师园
D.狮子林
【答案】:B
解析:冠云峰位于苏州留园,它是江南园林湖石名峰之一。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网师园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狮子林以假山闻名。所以本题应选留园。
8、单选题:苗木运到施工现场如不能及时栽完,应先用()将苗根埋严,称“假植”。
A.种植土
B.普坚土
C.砂砾土
D.湿土
【答案】:D
【解析】当苗木运到施工现场不能及时栽完时,需要采用假植的方式来保护苗根。湿土具有一定的湿度,可以保持苗根的水分,避免苗根干燥失水,从而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而种植土、普坚土、砂砾土在保持水分和为苗根提供适宜环境方面,不如湿土合适,所以应选用湿土将苗根埋严进行假植。
9、在建园过程中,对园基原地形往往应
A.完全利用,无须改造
B.充分利用,适当改造
C.适当利用,充分改造
D.无须利用,完全改造
【答案】:B
解析:在建园过程中,园基原地形是有一定价值的资源,完全利用不做任何改造可能无法满足实际的建设需求,无法达到最优的园林效果;而完全不利用原地形进行彻底改造则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所以需要充分利用原地形的优势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建园的目标和设计要求进行适当改造,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园林建设的良好效果。因此选B。
10、单选题:草坪上的树丛,除考虑树形、高度外,还应考虑色彩与季相。因此,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即可兼顾。与红枫、石榴形成树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