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国企笔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一般来说,行道树分枝在多少米以上就不会对行人产生影响?
A.1.0
B.1.5
C.2.0
D.2.5
【答案】:D
解析:行道树需要保证一定的分枝高度,以避免对行人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当行道树分枝在2.532m以上时,行人在树下行走时就不会受到树枝的干扰,所以该题选D选项。
2、在西方中世纪园林中,常以哪一项作为庭园的视觉中心?
A.花坛
B.水池或喷泉
C.绿篱
D.雕塑
【答案】:B
【解析】在西方中世纪园林中,水池或喷泉常被用作庭园的视觉中心。在当时的园林营造理念和设计布局中,水池或喷泉具有动态、灵动的特点,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成为整个庭园的焦点。花坛虽然也是园林中的常见元素,但在视觉中心的突出地位不如水池或喷泉;绿篱主要起到分隔空间、界定范围的作用;雕塑有时也会成为重要景观,但相比之下,水池或喷泉在西方中世纪园林作为庭园视觉中心更为常见。
3、单选题:如果一个空间哪种植物居多,会使空间显得小于其实际面积,而使空间显得拥挤?A.粗质型B.中质型C.细质型D.中质型和细质型
【答案】:A
【解析】在空间布置中,粗质型植物由于其形态较为粗壮、体积较大,会在视觉上占据较多空间,当一个空间中粗质型植物居多时,会使空间在视觉上显得小于其实际面积,从而让空间显得拥挤。而中质型和细质型植物相对粗质型植物在视觉上占据空间较小,不会使空间显得过于拥挤。所以本题答案选A。
4、单选题:风景区总体规划年限一般为多少年?A.15B.20C.25D.30
【答案】:B
解析:风景区总体规划年限一般为20年,规定该规划年限有利于全面、长远地对风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保障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故本题应选20年。
5、树木整形疏剪方法中,哪个选项是在生长季节摘除新梢幼嫩顶尖的技术措施?
A.疏剪
B.短截
C.回缩
D.摘心
【答案】:摘心
【解析】在树木整形疏剪方法中,疏剪是指把枝条从基部剪去;短截是指将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回缩是指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而摘心是在生长季节摘除新梢幼嫩顶尖的技术措施,所以本题应选摘心。
6、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A.柳宗元B.白居易C.王维D.韩愈
【答案】:B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白居易。白居易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还热衷于园林营造,他在园林设计和建造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对后世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柳宗元、王维、韩愈虽在文学等领域有卓越成就,但并非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
7、单选题: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三江源国家公园
B.武夷山国家公园
C.湖南南山国家公园
D.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答案】:C
解析: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并未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只是普通的森林公园,并非国家公园体系中的国家公园。因此本题应选C。
8、单选题:下列园林植物适宜在偏酸性土壤生长的是
A.臭椿
B.榆树
C.国槐
D.八仙花
【答案】:D
解析:八仙花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花色多为蓝色。而臭椿、榆树、国槐都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相比之下,它们并非特别适宜偏酸性土壤。
9、空间的特点是内向、收敛和向心的,具有很强的区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通常也比较亲切。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封闭空间
B.半开敞空间
C.开敞空间
D.开放空间
【答案】:A
【解析】封闭空间的特点是内向、收敛和向心的,其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有很强的区域感。这种区域能给人提供安全感,减少外界干扰,私密性也较好,同时由于空间相对紧凑,通常会让人感觉比较亲切。而半开敞空间有部分开放特质,开敞空间和开放空间开放性更强,都不具备题干中描述的这些典型特点。所以本题应选A。
10、树林的林缘线观赏视距宜为林高的多少倍以上
A.1
B.1.5
C.2
D.5
【答案】:C
解析:在观赏树林的林缘线时,从视觉效果和观赏体验等多方面考虑,为了能更全面、清晰地感受林缘线的整体形态和美感,其观赏视距宜为林高的2倍以上。这样的距离能够让观赏者有较好的视野和空间感,从而更好地欣赏树林林缘线的景观特征。
11、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果实大多数可食,有的形态奇特,适合在乡村作生产性景观?
A.伞形科
B.唇形科
C.十字花科
D.葫芦科
【答案】:D
【解析】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多种多样,大多数果实可食用,如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等,同时部分葫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