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卓越风景园林师”培养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远香堂是以下哪个园林的著名景点?A.沧浪亭B.拙政园C.个园D.留园
【答案】:B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而沧浪亭以山林为核心,未以远香堂为著名景点;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留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它们都不存在远香堂这一景点。所以本题应选B。
2、单选题:屋顶绿化屋面结构中,哪一项是为了防止种植基质被水带入排水层,造成水土流失和建筑屋顶排水系统的堵塞?
A.防水层
B.保温层
C.隔根层
D.隔离过滤层
【答案】:D
解析:在屋顶绿化屋面结构中,隔离过滤层的作用是防止种植基质被水带入排水层,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建筑屋顶排水系统的堵塞。而防水层主要是防止雨水下渗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保温层用于减少屋面热量传递,起到保温隔热作用;隔根层是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屋面结构层。所以本题应选D。
3、园路基础垫层工程量,按不同垫层材料,以基础垫层的体积计算,计量单位为()。
A.m2
B.10m2
C.m3
D.10m3
【答案】:C
解析:园路基础垫层工程量按不同垫层材料,以基础垫层的体积计算。体积的常用计量单位是立方米,符号为m3,故本题应选m3作为计量单位。
4、单选题:树木幼年阶段的长短除因种而异之外,还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一般在哪种土壤条件下,幼年阶段经历的时间短?
A.干旱、瘠薄
B.肥沃
C.湿润
D.阳光不足
【答案】:B
【解析】树木幼年阶段的长短受物种和环境影响。对于土壤条件而言,肥沃的土壤能为树木提供更充足的养分,有利于树木快速生长发育,促使其更快地度过幼年阶段。而干旱、瘠薄的土壤养分缺乏,树木生长缓慢,幼年阶段经历的时间会更长;湿润的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不一定能满足树木生长所需的全面养分;阳光不足会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也会使幼年阶段时间延长。所以一般在肥沃的土壤条件下,幼年阶段经历的时间短。
5、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乔木,2月先花后叶,花白色或粉色;湖南有分布,是很好的风景林树种。鸦片战争时期引入欧洲作行道树,目前有从境外引进苗木称为玢姬花。
A.陀螺果
B.野茉莉
C.山矾
D.金缕梅
【答案】:陀螺果
解析:题干描述的特征为落叶乔木,2月先花后叶,花白色或粉色,湖南有分布,是很好的风景林树种,鸦片战争时期引入欧洲作行道树,目前有从境外引进苗木称为‘玢姬花’,这些特征符合陀螺果的特点。野茉莉、山矾、金缕梅并不完全符合题干所描述的上述特征。所以正确答案是陀螺果。
6、为保证园林树木栽植后树种发育良好,对未经改良的土壤,种植穴挖好后最好:
A、掺泥炭土
B、掺沙土
C、掺珍珠岩
D、施基肥
【答案】:D
【解析】为保证园林树木栽植后树种发育良好,对于未经改良的土壤,在种植穴挖好后施基肥十分关键。基肥能为树木生长提供持续稳定的养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为树木根系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条件。而泥炭土、沙土和珍珠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等,但相比之下,施基肥对树木发育良好的保障作用更为直接和重要,它能为树木整个生长周期提供基本的养分支持。因此本题应选施基肥。
7、单选题:根据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其中哪个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A.生成期B.转折期C.全盛期D.成熟期
【答案】:C
【解析】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中,生成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阶段,此时园林处于初步形成过程,尚未形成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转折期园林风格开始发生转变,但还未基本形成稳定的风景园林风格。全盛期,园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成熟,基本形成了中国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以满足游赏为主的目的。成熟期则是在全盛期风格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精致化。所以基本形成中国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全盛期,答案选C。
8、单选题:有的成年及老龄树的树皮呈橙黄色,在提质改造中可加以利用,作近景。以下选项中是这种树的是
A.油茶
B.山茶
C.茶
D.木荷
【答案】:A
【解析】在所列的植物中,油茶有的成年及老龄树的树皮呈橙黄色,在提质改造中可加以利用,作近景。而山茶、茶和木荷并不具备题干所描述的特征,所以应选油茶。
9、单选题: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大中城市能够辐射带动的地区及产业基础好的地区,可以开展哪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特色明显、规模化程度高、农民收入高。
A.高效农业型
B.城郊集约型
C.产业发展型
D.社会综治型
【答案】:C
解析:产业发展型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适用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大中城市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