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试题整理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当游憩林荫道用地宽度在40m以上时,宜采用哪种方式布置:
A.生产式
B.防护式
C.观赏式
D.游园式
【答案】:D
解析:当游憩林荫道用地宽度在40m以上时,游园式布置更能满足游憩的功能需求,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游憩体验和空间感受。生产式布置主要侧重于生产相关功能,防护式布置着重于防护作用,观赏式布置主要强调景观观赏,均不符合用地宽度40m以上游憩林荫道的特性和需求,所以应采用游园式布置。
2、单选题:假山的山体按结构可分为几类?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假山山体按结构可分为4类,所以本题应选C。
3、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视距大于多少米,则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A.200
B.400
C.600
D.1200
【答案】:D
解析:在大型的自然山水园林中,当视距大于1200m时,由于距离较远,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外形。
4、单选题:以下哪项是指具有单列的设计文件,可以进行独立施工,但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工程?A.单项工程B.单位工程C.分部工程D.分项工程
【答案】:B
解析: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列的设计文件,可以进行独立施工,但不能单独发挥作用的工程。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一组配套齐全的工程项目。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或特点等划分。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所以本题选B。
5、单选题:把地表水阻挡于园地之外的地面排水组织方式是
A.拦
B.阻
C.蓄
D.导
【答案】:A
【解析】在地面排水组织方式中,“拦”是指把地表水阻挡于园地之外,符合题干描述。“阻”通常侧重于在一定范围内阻挡水流的流动方向等,但并非强调将地表水阻挡于园地之外;“蓄”主要是对水进行储存;“导”是引导水流向特定方向。所以本题应选A。
6、为了提高园林植物的降尘能力,营建防尘林带适宜的配置方式是
A.密植,乔灌木混合配置
B.密植,全部种植乔木
C.密度适中,乔灌木混合配置
D.密度适中,全部种植乔木
【答案】:A
解析:为提高园林植物的降尘能力,营建防尘林带需要植物能更好地阻挡、吸附灰尘。密植可以增加植物的密度,使灰尘更易被阻挡和吸附。乔灌木混合配置能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乔木高大,可在高处拦截灰尘,灌木低矮且枝叶茂密,能在近地面吸附灰尘,二者结合能形成更有效的防尘结构。相比之下,全部种植乔木,尤其是只种植单一类型的乔木,其对灰尘的拦截和吸附效果不如乔灌木混合配置全面。此外,适中密度在阻挡和吸附灰尘方面效果不如密植理想。因此,密植且乔灌木混合配置是营建防尘林带适宜的方式。
7、单选题: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下列皇家园林中属于大内御苑的是
A.西苑
B.静宜园
C.静明园
D.畅春园
【答案】:A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大内御苑一般位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紧邻皇宫,作为宫廷的一部分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等。西苑位于北京故宫和景山的西北,是明清时期的大内御苑。静宜园在香山,静明园在玉泉山,畅春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它们都不属于大内御苑,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8、单选题:以下哪项为清代的大内御苑?A、西苑B、静宜园C、静明园D、避暑山庄
【答案】:A
解析:大内御苑是建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居的皇家园林。清代的西苑属于大内御苑,位于北京故宫西侧,有北海、中海、南海三海,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游览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山,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而建成的行宫御苑;静明园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也是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为行宫御苑;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属于离宫御苑。故本题选A。
9、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果实可食,在乡村绿化中具有经济价值?
A.桑树
B.构树
C.枫杨
D.梨
【答案】:D
【解析】在这几种树木中,梨树不仅花朵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其果实可食用,果实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乡村绿化中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和创造经济价值的双重作用。桑树虽然果实可食,但观赏价值方面相对梨树来说,并非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构树果实可以食用,但一般不以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乡村绿化中作为主要考量;枫杨主要是作为一种绿化树种,其果实并无食用的普遍价值。所以选择梨符合既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且果实可食从而在乡村绿化中有经济价值的描述。
10、单选题:两片以上的叶簇生于地表附近的茎上称为叶基生,下列植物中属于叶基生的是:
A.一串红
B.紫花地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