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试题整理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多少年以上的树木,珍贵、稀有的树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树木和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等?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解析: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以及珍贵、稀有的树木,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树木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等。依据相关规定,树龄达100年以上的树木才被认定为古树。因此本题应选B。
2、苏州拙政园,在进入腰门后,迎面布置假山,山上布满奇峰怪石藤萝荆棘,挡住视线和去路,但绕过假山,一湾池水、远香堂、南轩、香洲等景色呈现于眼前。这种造景手法称之为
A.借景
B.对景
C.障景
D.夹景
【答案】:C
解析:障景是在园林中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通过设置屏障,阻挡人们的视线,避免一览无余,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苏州拙政园进入腰门后迎面布置假山,挡住视线和去路,绕过假山才呈现后续景色,符合障景的特点。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以丰富园内景色,题干未体现借取园外景色。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与题干描述造景手法不符。夹景是指利用两侧的景物将视线两侧遮挡起来,突出中间的景物,题干也未体现该特点。所以本题应选C。
3、一般防护护栏的高度不应低于多少米?
A、1.05
B、1.10
C、1.15
D、1.20
【答案】:A
解析:一般防护护栏具有保障安全的重要作用,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其高度不应低于1.05m,所以正确答案是1.05。
4、单选题:景深的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主景B.前景C.中景D.背景
【答案】:A
解析: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在摄影构图中,景深的层次通常包括前景、中景和背景。前景是画面中位于主体前面的景物,能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中景是画面中重要表现对象所在的主要区域,能清晰展现主体形态和动作等;背景则位于主体后面,用于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等信息。而主景是画面中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对象,不属于景深的层次。所以答案选A。
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A.台地园林
B.勒诺特尔式园林
C.美第奇式园林
D.巴洛克式园林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有台地园林、美第奇式园林、巴洛克式园林等。而勒诺特尔式园林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并非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所以本题选B。
6、单选题:扬州“个园”中堆叠冬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C
解析:扬州“个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其中堆叠冬山使用的山石材料是宣石。宣石色白如雪,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契合冬景的意境。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常用于营造奇峰怪石之景;黄石质地厚重古朴,常用来表现雄伟壮观之态;石笋一般在园林中多作点缀,并非用于堆叠个园冬山。
7、现代掇山扫缝,广泛使用1:1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勾明缝务必不要宽,不宜超过()mm。勾缝的灰浆尽量调成与山石接近的颜色。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现代掇山扫缝广泛使用1:1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必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勾明缝务必不要宽,不宜超过20mm,且勾缝的灰浆尽量调成与山石接近的颜色。
8、根据人的视觉规律,为了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一般水平视角不得超过(),垂直视角不得超过()。
A.30°,45°
B.45°,30°
C.30°,60°
D.60°,30°
【答案】:B
【解析】根据人的视觉规律,为保证较好的观赏效果,水平视角通常不得超过45°,垂直视角通常不得超过30°,所以应选B。
9、依据岛屿生态理论,下列对于自然保护区设计描述错误的是:
A.保护区一般应具备多样的生境类型
B.保护区面积一般应尽量够大
C.保护区设立应考虑其承载力
D.多个相邻保护区之间应相互隔离
【答案】:D
【解析】根据岛屿生态理论,自然保护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首先,保护区应具备多样的生境类型,不同的生境可以为各种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所以该描述正确。其次,保护区面积应尽量够大,较大的面积能够容纳更多的物种和更大规模的种群,减少因外部干扰导致物种灭绝的风险,因此该描述也是合理的。再者,设立保护区时考虑其承载力是必要的,这可以保证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