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试题整理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为了便于行人穿越马路,分隔带需要适度分段,一般在城市道路中以多少米为一段比较合适?
A.10-50
B.50-75
C.75-100
D.100-150
【答案】:C
解析:为便于行人穿越马路,分隔带需适度分段,在城市道路中,75-100m为一段比较合适。
2、单选题:各种树木所具有的萌芽力、成枝力大小和愈伤能力的强弱,与整形修剪的耐力有很大关系。萌芽发枝力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如(),应少修剪或只进行轻度修剪。
A.圆柏
B.大叶黄杨
C.桂花
D.对节白蜡
【答案】:D
【解析】对节白蜡萌芽发枝力或愈伤能力弱,按照题目所阐述的“萌芽发枝力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应少修剪或只进行轻度修剪”,所以应选对节白蜡。而圆柏、大叶黄杨、桂花并不属于萌芽发枝力或愈伤能力弱的树种。
3、单选题:花境的早春或秋天景观应使用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可令人产生温暖之感。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冷;蓝紫
B.冷;红橙
C.暖;蓝紫
D.暖;红橙
【答案】:D
解析:在色彩学中,色调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通常包括红、橙、黄等颜色,这类颜色能给人带来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调主要有蓝、紫等颜色,会让人产生冷静、寒冷的印象。花境的早春或秋天景观,使用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可营造出温暖氛围,令人产生温暖之感。所以应选择暖色调的红橙色系花。
4、行道树或行列式种植的树木应在一条线上,为了做到这点,可每隔多少株先栽一株作为对齐的“标杆树”?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A
解析:行道树或行列式种植树木时,为保证树木在一条线上,通常每隔10-20株先栽一株作为对齐的“标杆树”,这样的间隔设置能较为合理有效地把控树木种植的直线性和整齐度,所以应选A。
5、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A.柳宗元B.白居易C.王维D.韩愈
【答案】:B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白居易。白居易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还热衷于园林营造,他在园林设计和建造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对后世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柳宗元、王维、韩愈虽在文学等领域有卓越成就,但并非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
6、下列中国古建屋顶形式中,等级最高的是
A.重檐庑殿顶
B.重檐歇山顶
C.硬山顶
D.悬山顶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重要皇家建筑。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屋檐,使得建筑更加宏伟壮观,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家的尊贵威严。重檐歇山顶的等级次之,常用于官式建筑中的重要建筑。而硬山顶和悬山顶是较为普通的屋顶形式,多用于民间住宅等,等级相对较低。所以本题应选A选项。
7、单选题:以下哪种花木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花木,宜丛植,不适宜孤植?
A.琼花
B.南天竹
C.栀子
D.黄杨
【答案】:A
【解析】琼花花开时繁花似锦,视觉效果强烈,丛植能营造出壮观的景观,观赏价值极高,而孤植难以展现其群体美感。南天竹枝叶优美,果实鲜艳,孤植或丛植均可,在园林景观中孤植时也能成为独特的景观焦点。栀子叶色亮绿,花香浓郁,孤植能更好地突出其个体美感以及散发的香气,多用于庭院、街道旁等。黄杨常被修剪成各种造型,孤植时可以展示其造型之美。所以答案选A。
8、单选题:城市立交桥下绿地,植物生长环境荫蔽、干燥,且有灰尘,适宜种植的植物种类很少。较为适宜的如
A.结香
B.牡荆
C.栀子
D.八角金盘
【答案】:D
解析:城市立交桥下绿地植物生长环境荫蔽、干燥且有灰尘,适宜种植耐阴、适应干燥且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八角金盘是一种耐阴性非常强的植物,能在荫蔽环境中良好生长,并且对干燥环境有一定耐受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适合种植在立交桥下这种环境。而结香喜温暖湿润气候,需要充足光照;牡荆虽然适应能力较强,但在荫蔽环境下生长不如八角金盘理想;栀子喜光照充足、温暖湿润环境,荫蔽且干燥的立交桥下环境不利于其生长。所以较为适宜种植的是八角金盘。
9、单选题:半开放空间的方向性是朝向
A.封闭面
B.开敞面
C.天空
D.地面
【答案】:B
解析:半开放空间通常是一面或多面开敞,具有明显的开敞面与封闭面之分。其方向性一般是朝向开敞面,因为开敞面可以与外部空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和互动,能够引入更多的光线、空气和视野等,而封闭面则起到阻隔的作用。所以半开放空间的方向性是朝向开敞面。
10、秦代首次有历史记载筑山、理水并举模拟神仙仙境的园林是以下哪个选项
A.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