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试题整理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哪种植物的栽培品种中有垂枝型,且北欧地区常植于墓地?A.圆柏B.白桦C.松D.冷杉
【答案】:A
【解析】圆柏的栽培品种中有垂枝型,其树形优美,在北欧地区常被栽植于墓地。而白桦树干可做建筑材料等,它的树形通常不是垂枝型;松和冷杉也并非有垂枝型栽培品种且常用于北欧墓地的树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2、以下哪个选项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答案】:A
解析: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但竣工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分项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本题应选单项工程。
3、单选题: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采用了哪种借景手法?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应时而借
【答案】:A
解析: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远借是指把园林远处的景物引入园内,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北寺塔距离拙政园有一定距离,属于远处的景物,运用的是远借的借景手法。邻借是指把相邻近的景物借到本园中来;仰借是指利用仰视的视角,借高处的景物;应时而借是指借四季的时令之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4、冬季建筑朝向对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一般环境温度较高的为建筑哪一侧?
A.北侧
B.南侧
C.东侧
D.西侧
【答案】:B
解析:在冬季,太阳位置相对偏南,建筑物南侧能更多地接收到阳光照射。阳光照射会使热量增加,从而使得建筑南侧的环境温度相对较高。而北侧受阳光照射较少,环境温度较低。东侧和西侧在冬季获得的阳光照射量和时间不如南侧,所以温度通常也不如南侧高。因此,一般环境温度较高的为建筑南侧。
5、单选题:利用自然植物资源可以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的
A.满山红
B.映山红
C.迎山红
D.山茱萸
【答案】:D
解析:在自然植物资源中,山茱萸在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并且利用山茱萸这一自然植物资源能够为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满山红、映山红、迎山红虽也属常见植物,但题干中符合在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且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描述的是山茱萸。
6、设有生物滞留设施的城市绿地,应栽种以下哪种特性的植物
A、耐旱
B、耐水湿
C、耐寒
D、耐瘠薄
【答案】:B
解析:生物滞留设施是指在低洼区域种植植被,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设有生物滞留设施的城市绿地会有较多的积水情况,所以应栽种耐水湿的植物,以适应这种环境条件。而耐旱植物更适合在缺水环境中生长;耐寒植物主要强调在低温环境下的存活能力;耐瘠薄植物适应土壤肥力较差的环境,均不符合生物滞留设施城市绿地的特点。
7、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两宋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D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是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转折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阶段园林风格发生重大转变;全盛期为隋、唐时期,园林发展达到鼎盛;成熟期是两宋时期,该时期园林艺术更加精致,造园技术和理论都有显著提升;元、明、清时期则是成熟后期。所以两宋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成熟期,答案选D。
8、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的花可食,具有经济价值;在乡村绿化中成片种植形成花海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宁乡市开创了其花节?
A.结香
B.夹竹桃
C.栀子
D.凌霄
【答案】:C
解析:栀子的花可食用,有一定经济价值,在乡村绿化中成片种植能形成美丽花海,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而且宁乡市开创了花节。结香主要有一定药用价值等,但在花可食及相关花节方面不如栀子典型;夹竹桃是有毒植物,花不可食用;凌霄花主要是具有观赏价值,其花一般也不作为食用花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栀子。
9、单选题: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下列皇家园林中属于大内御苑的是
A.西苑
B.静宜园
C.静明园
D.畅春园
【答案】:A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大内御苑一般位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紧邻皇宫,作为宫廷的一部分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等。西苑位于北京故宫和景山的西北,是明清时期的大内御苑。静宜园在香山,静明园在玉泉山,畅春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它们都不属于大内御苑,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10、树木的春化阶段是芽原始体在黑暗状态下通过的,又称黑暗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