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招投标与概预算试题B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扬州“个园”中堆叠春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A
解析:在扬州“个园”中,堆叠春山所用的山石材料是太湖石。太湖石具有多窍孔、玲珑剔透的特点,适合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灵动等意境,所以正确答案是太湖石。
2、园路面层工程量,按不同面层材料、面层厚度、面层花式,以面层的铺设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A、mB、cm2C、m2D、10m2
【答案】:C
【解析】园路面层工程量按不同面层材料、面层厚度、面层花式,以面层的铺设面积计算。面积的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为平方米,符号是m2,因此其计量单位为m2。
3、园路两旁除了种植遮荫的园路树以外,还可以配置观花的植物形成花径,如以下哪种植物?
A.八仙花
B.鹅掌柴
C.蚊母树
D.十大功劳
【答案】:A
【解析】在本题所涉及的植物中,八仙花花朵硕大且花色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被用于配置形成花径。鹅掌柴主要作为室内观叶植物,其观赏重点不在于花朵,不太用于形成花径。蚊母树多作为绿篱植物,主要起到隔离、防护和绿化环境的作用,并非用于形成花径的观花植物。十大功劳通常是作为绿篱或者基础种植材料,以其整体形态和叶色等作为观赏点,而非以花径的形式展现。所以本题应选八仙花。
4、单选题:种群中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该种群属于
A.增长种群
B.稳定种群
C.衰退种群
D.消亡种群
【答案】:增长种群
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增长型种群的特点是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加。稳定型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衰退型种群年老个体比例大,年幼个体比例小,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而题干中描述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符合增长种群的特征。
5、树木整形疏剪方法中,以下哪种是指剪去1年生枝条的一部分,是调节枝条生长势的一种重要方法?
A.疏剪
B.短截
C.回缩
D.摘心
【答案】:B
【解析】短截是指剪去1年生枝条的一部分,是调节枝条生长势的一种重要方法。疏剪是将枝条从基部完全剪除;回缩是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摘心是指摘除正在生长中的嫩梢顶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
6、单选题:花坛宜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如()。
A.秋海棠
B.羽衣甘蓝
C.天竺葵
D.蓍草
【答案】:B
【解析】花坛一般选择一、二年生花卉,这类花卉具有生长周期短、开花效果好等特点。羽衣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于花坛布置。秋海棠多为多年生草本,天竺葵是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蓍草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都不属于典型的一、二年生花卉用于花坛布置。所以本题应选羽衣甘蓝。
7、植物的哪一项是指树体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化导致树木根、茎、叶的形成,由营养体向生殖器官——花器、果实形成的质变体现出来的?
A.萌芽
B.生长
C.发育
D.生殖
【答案】:C
【解析】植物的发育是指树体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通过细胞分化致使树木根、茎、叶形成,并且体现为由营养体向生殖器官如花器、果实形成的质变。而萌芽只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一个特定的起始阶段,主要是指植物从休眠状态开始苏醒并开始生长的现象;生长着重强调植物体积、重量等数量上的增加;生殖主要侧重于植物产生后代的过程。所以本题描述的是植物的发育,答案选C。
8、单选题:根据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以下哪个时期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明清
【答案】:魏晋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中,魏晋时期属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秦汉时期是园林发展的生成期,以皇家园林为主导,建筑规模宏大,造园活动相对粗放。隋唐时期是园林的全盛期,园林体系已经完全成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艺术水平和造园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明清时期是园林的成熟后期,造园活动达到了顶峰,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更加精细,注重细节和意境的营造。而魏晋时期,政治动荡、思想活跃,玄学、佛教等思想盛行,士人们追求自然、隐逸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园林的风格和功能发生了转变,从早期的以皇家园林为主,转向了私家园林的蓬勃发展,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模仿和意境的表达,因此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9、单选题:草坪上的树丛,除考虑树形、高度外,还应考虑色彩与季相。因此,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即可兼顾。与石楠、山茶形成树丛,以下哪个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A.紫薇
B.珊瑚树
C.南天竹
D.大叶黄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