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是
A.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
B.便于排水
C.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D.改善通风条件
【答案】:C
解析:园林微地形改造具有多方面意义。创造多样的立地环境、便于排水、改善通风条件都有一定合理性,但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其主要意义在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错落有致的景观可以为不同动植物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创造多样立地环境更侧重于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营造;便于排水是工程方面的考量;改善通风条件虽对生态有一定帮助,但并非主要体现园林微地形改造的生态学意义。所以选C。
2、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格边长一般为多少米?
A.5-10
B.10-20
C.20-40
D.40-60
【答案】:C
解析:在使用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时,方格边长通常为20-40m,这一范围能较好地平衡计算精度与工作量,既保证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地形起伏情况,又避免因方格过小导致计算量过大或方格过大而使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所以本题应选20-40m。
3、单选题:城市绿地的水岸宜采用坡度为()的缓坡,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岸,宜设护坡或驳岸。
A.1:1-1:2
B.1:1-1:3
C.1:2-1:6
D.1:2-1:10
【答案】:C
解析:城市绿地的水岸采用坡度为1:2-1:6的缓坡较为适宜,当水位变化比较大的水岸,为保障安全和稳定,宜设护坡或驳岸。
4、单选题:儿童活动区要方便家长的看管、寻找、关注,因此多应用()。
A.开敞空间
B.覆盖空间
C.封闭空间
D.垂直空间
【答案】:C
解析:儿童活动区需要方便家长对儿童进行看管、寻找和关注,封闭空间具有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能使儿童活动集中在特定区域,便于家长留意孩子动向,有效保障孩子安全。而开敞空间范围广阔且缺乏明确边界,家长难以时刻关注到孩子;覆盖空间主要强调上方的遮盖,对于家长看管孩子并没有直接的便利作用;垂直空间侧重于空间的竖向维度,与方便家长看管孩子并无直接关联。所以该题应选封闭空间。
5、城市树种规划时,骨干树种宜选择多少种?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B
解析:在城市树种规划中,骨干树种需具备适应本地环境、能体现城市特色等特点。选择20-30种骨干树种较为合适,此数量范围既能保证树种多样化以应对不同的生态需求、丰富城市景观,又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养护管理,确保骨干树种发挥其骨干作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6、下列属于柔性基础的是:
A.砖基础
B.钢筋混凝土基础
C.混凝土基础
D.石基础
【答案】:B
解析: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而砖基础、混凝土基础、石基础都属于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是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钢筋混凝土基础。
7、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每隔多少米可有节奏的重复、材质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的变化,可打破单调,使空间生动起来?
A.8-12
B.20-25
C.30-35
D.45-50
【答案】:B
解析:芦原义信曾提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每隔20-25m可有节奏的重复、材质的变化或是地面高差的变化,以此打破单调,使空间生动起来。
8、单选题:由分枝点高的大乔木与灌木一起围合可以组成()。
A.封闭空间
B.半封闭空间
C.开敞空间
D.自由空间
【答案】:B
解析:封闭空间是指四周都被封闭起来,几乎没有开口与外界相连的空间;半封闭空间是指部分被围合,有一定的开放性,由分枝点高的大乔木与灌木一起围合,并非完全封闭,存在一定的开口或通透部分,符合半封闭空间的特征;开敞空间是指基本没有围合,空间完全开放与外界融合;自由空间强调空间形态和使用的灵活性和无规则性。所以由分枝点高的大乔木与灌木一起围合可以组成半封闭空间。
9、苏州留园中“冠云峰”的石材是
A.太湖石
B.黄石
C.英石
D.宣石
【答案】:A
解析: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常被用于园林造景。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就是以其玲珑剔透的太湖石而闻名,是太湖石中的极品。黄石质地厚重古朴,一般用于表现雄伟壮观的景观;英石形态瘦削、多棱角,以皱、瘦、漏、透为特点,但“冠云峰”并非英石;宣石色白如雪,适宜作冬景,与“冠云峰”的石材不符。所以“冠云峰”的石材是太湖石,选A。
10、单选题: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