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非对称种植的树种统一,但形体大小和姿态可以有所差异,大者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要近,小者要远,才能取得左右均衡、彼此呼应、动势集中的效果。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
A.近;远
B.近;近
C.远;近
D.远;远
【答案】:A
【解析】对于非对称种植,要达到左右均衡、彼此呼应、动势集中的效果,需要对不同形体大小的树种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进行合理布局。形体大的树种本身视觉冲击力较强,将其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置得近一些,能使整体布局的重心更加稳定、集中;而形体小的树种视觉冲击力相对较弱,将其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置得远一些,这样可以在保证动势集中的同时,使左右两边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让整个种植布局更为协调。所以大者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要近,小者要远,应选A。
2、单选题:从生灌木如()等,如果树形变差,可在秋季或早春将老干全部切去,让其从地面重新萌生,经过一定时期又可形成优良的树形。
A.紫薇
B.木槿
C.八仙花
D.碧桃
【答案】:B
【解析】木槿为丛生灌木,当树形变差时,可在秋季或早春将老干全部切去,让其从地面重新萌生,经过一定时期又可形成优良的树形。而紫薇一般采用修剪整形等方式来维持树形,并非将老干全部切去;八仙花主要通过修剪残花、枯枝等进行养护;碧桃主要是对枝条进行修剪、短截等整形操作,并非将老干全部切除来重新萌生塑造树形。所以答案选木槿。
3、园路依路宽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道路、游憩小路和小径,其中小径的宽度一般为多少米?
A.1.0
B.1.8
C.2.5
D.4.0
【答案】:A
【解析】园路依路宽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道路、游憩小路和小径,不同类型园路有其对应的宽度标准。小径主要供单人通行,通常宽度较窄,一般为1.0m。而1.8m通常不符合小径的宽度范围;2.5m一般适用于游憩小路的宽度;4.0m更符合主要园路或次要道路的宽度。所以答案选A。
4、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在坡度大于多少度的山体设置道路宜利用单幅单向,宜采用悬架式道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生态环境、景观空间和视线?
A.15°
B.30°
C.45°
D.60°
【答案】:C
解析: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当山体坡度大于45°时,设置道路宜利用单幅单向,采用悬架式道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植被、生态环境、景观空间和视线。
5、单选题:坡度30%对应的角度约是
A.10度
B.17度
C.30度
D.37度
【答案】:B
解析:坡度是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距离的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坡度百分比与角度的换算公式为:角度的正切值(tan)等于坡度百分比。已知坡度为30%,即tanα=0.3,通过反正切函数计算可得α=arctan(0.3),arctan(0.3)约为16.7°,四舍五入后约是17度。
6、不同的树种,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相比较而言,同一株树,哪一选项树种的碳汇功能较强?
A.桂花
B.松
C.柏
D.水杉
【答案】:C
【解析】题干指出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强度不同且要选出同一株树中碳汇功能较强的树种。碳汇功能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通常光合作用强度越高,碳汇功能越强。在桂花、松、柏、水杉这几种树中,柏的光合作用相对较强,所以其碳汇功能也较强,故应选柏。
7、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郊野公园属于以下哪一类:A.公园绿地B.防护绿地C.区域绿地D.附属绿地
【答案】:C
解析: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郊野公园属于区域绿地。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等目的,在城市中设置的以防护功能为主的绿地;附属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而郊野公园通常位于城市建成区之外,具有较大规模和自然生态特征,属于区域绿地的范畴。
8、考虑到采光问题,基础种植不可离建筑太近,除攀援植物外,灌木通常保持在多少米以下?
A.1.0
B.1.2
C.1.5
D.1.8
【答案】:C
解析:在考虑采光问题时,对于基础种植而言,除攀援植物外,为保证采光效果,灌木通常需保持在1.5m以下。
9、能够作为先锋树种的植物一般为
A.阳性植物
B.阴性植物
C.中性植物
D.耐荫植物
【答案】:A
解析:先锋树种是指那些能在荒山瘠地等恶劣环境条件下首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阳性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适应在较强光照下生长,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条件较为恶劣、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率先生长,适合作为先锋树种。而阴性植物和耐荫植物需要在较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