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采用平碾压实机具进行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为多少毫米?
A.200-300
B.300-400
C.400-500
D.500-600
【答案】:A
【解析】在采用平碾压实机具进行压实操作时,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为200-300mm,所以正确答案是A。
2、单选题:湖南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A.苔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答案】:C
【解析】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充分反映气候条件的植被类型。湖南地处亚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苔原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地区。所以本题应选C。
3、单选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构成,主要是借助以下哪种处理手法来实现的
A.对景
B.借景
C.框景
D.障景
【答案】:D
解析:障景是园林中用以阻挡视线,引导空间转变的一种手法。“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出在前行过程中,先因景物阻挡而仿佛无路可走,而后又突然出现新景象的意境,这与障景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遮挡视线,然后展现新景观的处理手法相符。对景是指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能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借景是指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以丰富园林景色;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均不符合该诗句所体现的意境构成方式。所以本题应选D。
4、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B.林园既是花园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形成了人工花园向园外自然的过渡
C.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具有均衡稳定的构图和庄重典雅的风格
D.又称为“折中式”园林
【答案】:D
【解析】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以园林艺术形式展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其园林具有人工花园向园外自然过渡的特点,即林园既是花园背景,又是花园的延续。同时,它是理性主义的产物,呈现出均衡稳定的构图和庄重典雅的风格。而“折中式”园林并非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别称,所以叙述不正确的是D选项。
5、单选题:假山和置石的区别是
A.假山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置石体量小,观赏为主
B.假山小,置石大
C.假山体大较为分散,置石体小布置死板
D.假山观赏为主,置石可观可游
【答案】:A
【解析】假山与置石存在明显差异。假山通常体量大且较为集中,不仅具有观赏性,人们还能够在其中游玩,游览假山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感受其艺术魅力,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而置石体量相对较小,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观赏对象,用于点缀环境、增添景观的趣味和美感。选项B表述错误,实际上假山体量大,置石体量小。选项C中“假山体大较为分散”与假山体量大而集中的特征不符,且“置石体小布置死板”也不准确,置石布置灵活多样;选项D将假山和置石的特点描述颠倒,应该是假山体量大可观可游,置石体量小以观赏为主。所以正确答案选A。
6、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果实可食,在乡村绿化中具有经济价值?
A.桑树
B.构树
C.枫杨
D.梨
【答案】:D
【解析】在这几种树木中,梨树不仅花朵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其果实可食用,果实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乡村绿化中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和创造经济价值的双重作用。桑树虽然果实可食,但观赏价值方面相对梨树来说,并非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构树果实可以食用,但一般不以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乡村绿化中作为主要考量;枫杨主要是作为一种绿化树种,其果实并无食用的普遍价值。所以选择梨符合既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且果实可食从而在乡村绿化中有经济价值的描述。
7、单选题:春季掘起的苗木,如果夏季种植,可采用()的形式过渡培养。
A.假植
B.寄植
C.种植
D.栽植
【答案】:B
解析:在苗木种植中,对于春季掘起夏季种植的苗木,寄植是常用的过渡培养形式。寄植是将苗木临时种植于其他地方,以保持其生命力并适应后续种植环境。而假植通常是为了短期保护苗木根系等,并非针对这种季节性过渡培养的典型方式;种植和栽植表述较为宽泛,没有准确体现出这种过渡培养的特定形式。所以应选寄植。
8、单选题:防水卷材铺贴时,当坡度小于()%时,宜平行屋脊铺贴。
A.3
B.5
C.10
D.15
【答案】:A
【解析】在防水卷材铺贴施工中,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