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古树名木单株保护范围应为树冠垂直投影外延()m范围内。
A.3
B.5
C.8
D.10
【答案】:B
【解析】古树名木单株保护范围应为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m范围内,所以本题应选B。
2、单选题:庭荫树主要用于遮蔽夏日的骄阳直射、缓和酷暑袭人、营造绿荫清凉效果。树木的叶片大、枝叶浓密,荫蔽效果更好,如()。
A.银杏
B.合欢
C.广玉兰
D.梧桐
【答案】:D
解析:银杏叶片呈扇形,较为单薄且叶子大小适中,树冠开展初期较为松散,荫蔽效果不是特别突出;合欢树的叶片为羽状复叶,较为细小且稀疏,荫蔽效果一般;广玉兰虽然叶片大且厚革质,但它的树冠相对紧凑,枝叶密度有限。而梧桐具有较大的叶片,并且枝叶生长得十分浓密,能够在夏日有效遮蔽骄阳直射,缓和酷暑,营造出良好的绿荫清凉效果,所以应选梧桐。
3、单选题:我国民谚“桃三杏四梨五年”中的数字指的是植物的
A.生命周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花期
【答案】:C
解析:“桃三杏四梨五年”意思是桃树需要三年结果,杏树需要四年结果,梨树需要五年结果。这里的数字指的是从种植到能够开花结果进入成年期所需要的时间。生命周期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繁殖,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民谚中的数字并非指整个生命周期;幼年期通常指植物营养生长阶段,未突出结果这一成年期特征;花期只是植物开花的时期,与民谚中从种植到结果的时间表述不符。所以答案选C。
4、根据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将土壤分为干土、湿土和潮土。其中土壤含水量大于多少称为湿土?
A.10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所给内容,按照土壤含水量的划分,土壤含水量大于30%称为湿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
5、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中国特有的植物?A.白桦B.圆柏C.枫香D.金钱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有的植物知识。选项中金钱松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它是古老的残遗植物;而白桦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东部、朝鲜北部等地区,并非中国特有;圆柏在中国多地有分布,同时在日本、朝鲜等地也有自然分布,不是中国特有的;枫香在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区有分布,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朝鲜南部、日本等地,不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金钱松,选D。
6、单选题:叶柄着生在叶片背面的中央或近中央(非叶基)称为盾形叶,下列植物中属于盾形叶的是:
A.睡莲
B.秋海棠
C.天竺葵
D.旱金莲
【答案】:D
解析:叶柄着生在叶片背面的中央或近中央(非叶基)的叶称为盾形叶。旱金莲的叶为盾形叶。睡莲叶为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秋海棠叶互生,叶片轮廓宽卵形至卵形;天竺葵叶互生,圆肾形。所以答案选旱金莲。
7、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魏、晋、南北朝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B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其中生成期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处于转折期,这一时期,园林的发展从生成期进入转折阶段,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化日益明显,私家园林异军突起,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中,寺观园林也开始兴起,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以满足人的本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为主;全盛期是隋、唐;成熟期是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是清中叶到清末。所以魏、晋、南北朝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期。
8、采用人工打夯进行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多少毫米?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B
解析:在采用人工打夯进行压实作业时,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每层铺土厚度不宜过厚,否则难以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00mm,这样能保证在人工打夯的作用下,土体能得到较为有效的压实,满足工程对土体压实度的要求。
9、单选题:种群中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该种群属于?A、增长种群B、稳定种群C、衰退种群D、消亡种群
【答案】:A
解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当种群中年幼个体比例很大,年老个体比例很小时,意味着该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这些幼体未来会成长为具有繁殖能力的成体,种群数量将有较大的增长趋势,属于增长种群。稳定种群的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衰退种群则是年老个体比例较大,年幼个体比例较小,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题干所描述的情况不符合衰退种群和消亡种群的特征。所以本题答案是增长种群。
10、单选题:有的植物花芳香,有些植物的果实可食,适合在乡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