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高纬度地区,橡树类植物树干哪一侧越冬时常发生冻裂?
A.东北侧
B.西北侧
C.西南侧
D.东南侧
【答案】:C
解析:在高纬度地区,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且昼短夜长。树干的西南侧在白天能接受到较多的太阳辐射,温度相对较高。而夜晚气温迅速下降,这种昼夜温差大的情况会使树干西南侧的木材在热胀冷缩过程中受到较大应力。与其他方位相比,西南侧更易因温度变化而导致树干内部结构受损,进而在越冬时发生冻裂现象。
2、紧急避险绿地的规模应大于多少公顷,宜结合广场用地、游园和条件适宜的附屋绿地布置。
A.0.1
B.0.2
C.0.3
D.0.4
【答案】:A
解析:紧急避险绿地的规模应大于0.1hm2,且宜结合广场用地、游园和条件适宜的附屋绿地布置,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草坪上的树丛,除考虑树形、高度外,还应考虑色彩与季相。因此,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即可兼顾。与龙柏、海桐形成树丛,以下哪项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A.蜡梅
B.龟甲冬青
C.山茶
D.茶梅
【答案】:A
解析:题干指出与龙柏、海桐形成树丛需考虑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龙柏是柏科圆柏属乔木,为针叶常绿树种;海桐是海桐科海桐花属常绿灌木。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与龙柏、海桐搭配能实现针阔叶搭配、常绿与落叶搭配、乔灌木搭配。龟甲冬青是冬青科冬青属常绿灌木,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茶梅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这三者均为常绿植物,与龙柏、海桐搭配无法很好地体现常绿与落叶搭配的要求。所以较为适宜的选择是蜡梅。
4、单选题: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采用了哪种借景手法?
A.远借
B.邻借
C.仰借
D.应时而借
【答案】:A
解析: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即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远借是指把园林远处的景物引入园内,拙政园从绣绮亭和梧竹幽居一带西望北寺塔,北寺塔距离拙政园有一定距离,属于远处的景物,运用的是远借的借景手法。邻借是指把相邻近的景物借到本园中来;仰借是指利用仰视的视角,借高处的景物;应时而借是指借四季的时令之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5、苏州拙政园,在进入腰门后,迎面布置假山,山上布满奇峰怪石藤萝荆棘,挡住视线和去路,但绕过假山,一湾池水、远香堂、南轩、香洲等景色呈现于眼前。这种造景手法称之为
A.借景
B.对景
C.障景
D.夹景
【答案】:C
解析:障景是在园林中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景物,通过设置屏障,阻挡人们的视线,避免一览无余,增加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苏州拙政园进入腰门后迎面布置假山,挡住视线和去路,绕过假山才呈现后续景色,符合障景的特点。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以丰富园内景色,题干未体现借取园外景色。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与题干描述造景手法不符。夹景是指利用两侧的景物将视线两侧遮挡起来,突出中间的景物,题干也未体现该特点。所以本题应选C。
6、在公园排除地表径流的方式中,最为经济的排水方式是
A.地面排水
B.沟渠排水
C.管道排水
D.暗沟排水
【答案】:A
解析:在公园排除地表径流时,地面排水是最为经济的排水方式。地面排水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度使雨水自然排出,无需额外建设大量的沟渠、管道等设施,减少了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而沟渠排水、管道排水和暗沟排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来修建相应设施,并且后期可能涉及维护、疏通等费用,相比之下,地面排水更为经济。
7、单选题:扬州“个园”中堆叠冬山的山石材料是
A.太湖石
B.黄石
C.宣石
D.石笋
【答案】:C
解析:扬州“个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其中堆叠冬山使用的山石材料是宣石。宣石色白如雪,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契合冬景的意境。而太湖石玲珑剔透,常用于营造奇峰怪石之景;黄石质地厚重古朴,常用来表现雄伟壮观之态;石笋一般在园林中多作点缀,并非用于堆叠个园冬山。
8、以下哪种植物的栽培品种中有垂枝型,可孤植作近景或植于人工驳岸的水边?
A.朴树
B.栾树
C.榆树
D.榉树
【答案】:B
解析:栾树的栽培品种中有垂枝型,它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孤植作近景或植于人工驳岸的水边。而朴树、榆树、榉树通常没有垂枝型这种常见特征用于这样的栽培用途,所以答案选栾树。
9、现代掇山扫缝,广泛使用1:1水泥砂浆,勾缝用柳叶抹,有勾明缝和暗缝两种做法。一般水平方向勾明缝,在需要时将竖缝勾成暗缝。勾明缝务必不要宽,不宜超过()mm。勾缝的灰浆尽量调成与山石接近的颜色。
A.10
B.20
C.30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