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一个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称为
A.斑块
B.廊道
C.基质
D.空间
【答案】:A
【解析】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而“空间134”并非该概念所对应的表述。所以答案选A。
2、单选题:研究表明,实体围合面达到多少以上时,可建立有效的围合感。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解析:研究表明,当实体围合面达到60%以上时,可建立有效的围合感。所以本题应选D。
3、林带是指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构成行道树或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可以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常绿大灌木,如
A.海桐
B.木芙蓉
C.盐肤木
D.木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适合作为防护林带的常绿大灌木。逐一分析各选项,A选项海桐是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常绿大灌木,很适合用于防护林带的栽种,所以该选项正确;B选项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并非常绿大灌木,不符合题意;C选项盐肤木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不是常绿大灌木,不符合要求;D选项木槿是落叶灌木,也不符合作为常绿大灌木用于防护林带的条件。因此,正确答案是A。
4、单选题:公园的主路横坡一般宜小于()%。A.2B.3C.4D.5
【答案】:B
【解析】公园主路横坡的设置需要在保证排水顺畅的同时,兼顾行人行走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横坡不宜过大,一般宜小于3%。若横坡过大,会导致行人行走时产生不舒适感,甚至可能增加滑倒等安全风险;若横坡过小,则不利于排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种植设计平面图中的树冠尺寸大小应以()为标准。
A.幼年树
B.青年树
C.成年树
D.选择的苗木
【答案】:C
解析:在种植设计平面图中,树冠尺寸大小以成年树为标准。因为成年树能代表树木生长成熟后的状态,以此为标准进行种植设计,能更准确地规划种植空间、考虑树木之间的间距、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从而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长远性。若以幼年树或青年树为标准,难以预估树木成年后的实际生长情况,可能导致后期种植空间不足等问题;而选择的苗木可能处于不同生长阶段,不具有统一的代表性。故答案选C。
6、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哪种景观设计手法的应用?
A.借景
B.对景
C.框景
D.障景
【答案】:A
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目光与南山相接的情景,这体现了借景的应用。借景是指将园外的景色巧妙地引入园内,以扩大园林的空间感和美感,诗句中是诗人把远处的南山之景引入到自身所处的场景中。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等将景物框起来,形成如画般的效果;障景是指在园林中设置障碍物,起到遮蔽视线、增加园林层次和神秘感的作用。因此本题应选“借景”。
7、土方的挖掘中,人力施工不但要组织好劳动力,而且要注意安全和保证工程质量,下列哪一项不是保证安全施工的操作:
A.开挖土方附近不得有重物及易坍落物
B.挖方工人不得在土壁下向里挖土,以防坍塌
C.在坡上或坡顶施工者,要注意坡下情况,不得向坡下滚落重物
D.挖方工人可在土壁下向里挖土
【答案】:D
【解析】在土方挖掘人力施工中,保证安全施工至关重要。选项A规定开挖土方附近不得有重物及易坍落物,可避免重物或易坍落物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属于保证安全施工的操作;选项B挖方工人不在土壁下向里挖土,是为防止土壁坍塌对工人造成掩埋等危险,这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选项C在坡上或坡顶施工者注意坡下情况且不向坡下滚落重物,可避免坡下人员受滚落重物伤害,同样是安全施工操作。而选项D挖方工人在土壁下向里挖土容易导致土壁受力不均而坍塌,会严重威胁挖方工人的生命安全,不属于保证安全施工的操作。
8、单选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构成,主要是借助以下哪种处理手法来实现的
A.对景
B.借景
C.框景
D.障景
【答案】:D
解析:障景是园林中用以阻挡视线,引导空间转变的一种手法。“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出在前行过程中,先因景物阻挡而仿佛无路可走,而后又突然出现新景象的意境,这与障景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遮挡视线,然后展现新景观的处理手法相符。对景是指在园林中,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能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借景是指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以丰富园林景色;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