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两片以上的叶簇生于地表附近的茎上称为叶基生,下列植物中属于叶基生的是:
A.一串红
B.紫花地丁
C.万寿菊
D.萱草
【答案】:B
解析:叶基生是指两片以上的叶簇生于地表附近的茎上。紫花地丁的叶子通常是基生的,符合叶基生的特征。而一串红、万寿菊的叶并非基生形态,萱草虽然也有基生叶的情况,但本题正确答案为紫花地丁。
2、单选题:草坪修剪机剪不动草不是以下哪种情况造成的?
A.割草高度不适宜
B.刀片变钝
C.草坪茂盛而剪草速度又过快
D.油门过小,内燃机输出功率过低
【答案】:A
【解析】割草高度不适宜一般不会导致草坪修剪机剪不动草,它更多影响的是修剪后的草坪高度及整齐度。刀片变钝会使切割能力下降,难以轻松切断草;草坪茂盛而剪草速度又过快时,修剪机在短时间内要处理过多的草,会造成剪不动的情况;油门过小,内燃机输出功率过低,无法为修剪机提供足够动力来完成割草作业,也会导致剪不动草。因此本题应选A。
3、绿化用地施工前,应按以下哪个选项将地面平整,避免出现坑洼现象
A.原始标高
B.竖向标高
C.设计标高
D.场地标高
【答案】:C
【解析】在绿化用地施工前,需按照设计标高对地面进行平整工作,以防止出现坑洼现象。设计标高是在设计阶段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功能需求、景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它综合考虑了整个场地的使用要求和预期目标。而原始标高指的是场地未进行施工前的自然标高,其可能存在不平整且不一定符合绿化施工的需求;竖向标高主要侧重于描述场地在垂直方向上的高程变化情况,一般不会直接作为施工平整地面的依据;场地标高概念较为宽泛,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以应按设计标高来平整地面,本题选C。
4、单选题:运用植物表达“知春”,以下哪一项是最佳的选择?
A.海桐
B.石榴
C.含笑
D.紫荆
【答案】:D
解析:紫荆通常在早春开花,花朵先于叶片开放,能较早地感知到春天的气息,是“知春”植物的一种典型代表。而海桐花期在5月,石榴花期在5-7月,含笑花期在3-5月,相比之下,紫荆开花时间更早,更能体现“知春”,所以运用植物表达“知春”,紫荆是最佳的选择。
5、单选题:城市土壤由于人为反复践踏,紧实度较大,导致土壤哪项指标降低,影响植物生长?
A.温度
B.水分
C.通气性
D.肥力
【答案】:C
【解析】城市土壤因人为反复践踏,紧实度增大,使得土壤颗粒间孔隙变小,空气难以在土壤中顺畅流通,导致通气性降低。而通气性对于植物生长十分关键,它能为植物根系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也有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温度主要受光照、气候等因素影响;水分主要与降水、灌溉以及土壤保水能力有关;肥力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含量。所以在人为反复践踏使土壤紧实的情况下,受影响最大的是通气性。
6、毛石墙要求每层间隔多少米布置拉结石,与墙等宽?
A.0.5
B.1.0
C.1.5
D.2.0
【答案】:C
解析:毛石墙要求每层间隔1.5m布置拉结石,且拉结石需与墙等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7、在园林中,如果希望衬托水中的景物,可运用水的
A.基底作用
B.系带作用
C.焦点作用
D.空间作用
【答案】:A
解析:在园林中,水具有多种作用。基底作用是指水可以作为园林景观的基底,衬托水中的景物,使景物更加突出和美丽;系带作用是水能够连接各个景点,起到串联和组织空间的作用;焦点作用是水本身成为景观的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空间作用主要是利用水来划分和界定空间。题干中提到希望衬托水中的景物,符合水的基底作用,所以应选A。
8、单选题:假山的哪个部分是假山立面上最突出、最集中视线的部位?
A.基础
B.拉底
C.中层
D.顶层
【答案】:D
解析:在假山的构造中,顶层是立面上最突出、最能集中视线的部位。基础主要是起到承载整个假山重量的作用;拉底是在基础之上进行的底层石材铺设工作,为后续堆叠打下基础;中层则是假山主体部分的构建,但相比顶层,其在吸引视线的集中程度上不如顶层。所以此处应选顶层。
9、园路面层工程量,按不同面层材料、面层厚度、面层花式,以面层的铺设面积计算,计量单位为()。A、mB、cm2C、m2D、10m2
【答案】:C
【解析】园路面层工程量按不同面层材料、面层厚度、面层花式,以面层的铺设面积计算。面积的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为平方米,符号是m2,因此其计量单位为m2。
10、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功能,在乡村绿化中具有经济价值?
A.木兰
B.化香
C.柳
D.榉
【答案】:A
【解析】木兰是一种具有多种价值的植物。它不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