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在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建筑翼角的比较中,岭南园林的翼角
A.比北方的更稳重沉厚
B.比江南的更高扬巧秀
C.介乎其中
D.基本平直
【答案】:C
【解析】岭南园林在建筑风格上既不像北方园林翼角那样稳重沉厚,也不像江南园林翼角那样高扬巧秀,其翼角的风格是介乎二者之间,所以答案选C。
2、单选题:有些树木的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定的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或经过特殊处理才能发芽。其影响因子不包括()。
A.种子含水量
B.种皮的机械障碍
C.种胚后熟
D.含有抑制物
【答案】:A
【解析】有些树木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适宜发芽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需较长时间或特殊处理才能发芽,这种现象常与一些因素有关。种皮的机械障碍可能会阻碍种子的萌发,使种子难以吸收水分和氧气,从而影响发芽,B选项是影响因子;种胚后熟指种子的胚在形态上虽已发育完全,但生理上还未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过程才能具备发芽能力,C选项是影响因子;种子中含有的抑制物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只有当抑制物的作用解除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D选项是影响因子。而种子含水量并非是导致这类种子不能很快发芽的因素,正常情况下种子具有一定的含水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并且给予一定发芽条件时,种子会吸收水分等逐渐进入萌发过程。所以答案选A。
3、单选题:艾德华·霍尔研究了相互交往中人际间的距离问题,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其中社交距离范围为()。
A.0-0.45m
B.0.45-1.2m
C.1.2-3.6m
D.3.6-8m
【答案】:C
解析:艾德华·霍尔对相互交往中人际间的距离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其中社交距离的范围是1.2-3.6m。选项A的0-0.45m通常属于亲密距离;选项B的0.45-1.2m一般为个人距离;选项D的3.6-8m是公众距离。所以本题应选1.2-3.6m,即C。
4、照明可使光线呈显出伞状的照明区域,而洒向地面的光线也极为柔和,能够给人以内聚、舒适的感觉,适合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以下哪种照明符合上述描述:A.轮廓B.上射C.下射D.散光
【答案】:C
【解析】下射照明的特点是可使光线呈显出伞状的照明区域,洒向地面的光线极为柔和,能给人以内聚、舒适之感,这种照明效果适合用于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轮廓照明主要是勾勒物体轮廓;上射照明光线是向上照射;散光照明是使光线分散,均不符合题干所描述的特征。所以本题应选C。
5、不同园林植物,季节性周期表现不同。我国古代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即指某种节气时开的花,风是应花期而来,故称为信风。小寒代表的植物是
A.梅
B.梨花
C.李花
D.楝花
【答案】:A
【解析】“二十四番花信风”是我国古代关于某种节气时开花的说法。小寒对应的花信风所代表的植物是梅花。而梨花、李花、楝花并非小寒所代表的植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6、单选题:在树木()期间栽植树木有利于成活,对衰弱树进行深挖切根有利于根系更新而影响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生长。
A.萌芽期
B.生长期
C.落叶期
D.休眠期
【答案】:D
解析:在树木休眠期期间栽植树木有利于成活。因为休眠期树木的生理活动微弱,蒸腾作用小,此时栽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树木损伤,树木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并扎根生长。对衰弱树进行深挖切根,在休眠期进行有利于根系更新,且不会对树木当年的生长造成过大影响,还能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生长做好准备。而萌芽期树木开始萌动生长,此时移栽易损伤幼芽;生长期树木生长旺盛,移栽会破坏其生长节奏;落叶期虽已进入生长后期,但不如休眠期稳定。所以应选休眠期。
7、单选题:裸根挖掘适用于移植容易成活、干径在10-20cm的落叶乔木;应用以下哪种进行包装?A.湿蒲包B.草包C.纤维绳D.纤维袋
【答案】:B
【解析】裸根挖掘适用于移植容易成活、干径在10-20cm的落叶乔木,通常应用草包进行包装。湿蒲包一般较少用于这种情况的包装;纤维绳主要起到捆绑固定等作用,并非用于包装;纤维袋也不是该类落叶乔木裸根挖掘后的常规包装材料。所以本题应选草包,答案为B。
8、一般南方城市公园的常绿树比例较高,约为多少%以上?
A.30
B.40
C.50
D.60
【答案】:D
解析:在南方城市公园的植被配置中,常绿树有着重要作用。通常南方城市公园常绿树比例较高,达到60%以上,这是基于南方的气候条件、生态需求以及景观营造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得出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9、在正常情况下,园林植物一方面蒸腾失水,另一方面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有效地利用水分进行各种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