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文件大小:47.42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06万字
文档摘要

风景园林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屋顶绿化隔离过滤层铺设在种植基质层下面。搭接缝的有效宽度必须达到多少厘米?

A.3-5

B.5-8

C.8-10

D.10-20

【答案】:D

解析:在屋顶绿化工程中,隔离过滤层铺设于种植基质层下面,为保证其隔离过滤效果和整体性,搭接缝需有足够的有效宽度,该宽度需达到10-20cm,所以应选D。

2、单选题: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建筑的哪一部分?A.屋顶B.屋身C.台明D.台基

【答案】:A

【解析】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屋顶部分具有独特且丰富的形式和特征,不同样式的屋顶如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不仅体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体系的显著特点,是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屋身主要是承载空间功能等;台明和台基主要起承载和稳定建筑等作用,虽然它们也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较于屋顶,在体现我国传统建筑主要特点方面并不如屋顶突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点出了如欲获得平视景观,视野更宽,可用视点的方法。

A.提高

B.降低

C.维持

D.任意

【答案】:A

解析:诗中提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这表明通过上升到更高的位置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也就是获得平视景观、让视野更宽可以采用升高位置这种方法,所以这里应选提高。

4、单选题:依花境特点,不适宜在以下哪个位置设置花境?A.路边B.草坪边C.广场上视线焦点处D.建筑物基础

【答案】:C

解析: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一般布置于有一定背景的地方,如路边、草坪边、建筑物基础等地,能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整体景观效果。而广场上视线焦点处通常要求景观具有简洁、规整、醒目的特点,花境植物种类丰富、高低错落、形态自然,难以形成简洁规整的效果,不适合设置在广场上视线焦点处。所以答案选C。

5、以下哪一项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A.就地保护B.迁地保护C.生态保护D.资源保护

【答案】:B

解析:迁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生态保护主要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资源保护是保护资源以避免浪费、破坏或过度开发。所以本题应选B。

6、单选题:联系各住户或各居住单元前的住宅小路,两侧的种植宜适当(),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等可驶近住宅。

A.后退

B.收紧

C.密植

D.疏植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住宅小路两侧种植设置的合理性。联系各住户或居住单元前的住宅小路需保证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等可驶近住宅,这就要求小路两侧要有足够空间让车辆通行。“后退”是指种植区域适当往两侧扩展,增加小路的实际通行宽度,利于车辆驶近住宅,该做法符合要求。“收紧”会使两侧种植区域靠近小路,压缩通行空间,不利于车辆通行。“密植”会让两侧植物密集,进一步阻碍车辆行驶空间。“疏植”只是强调植物间隔大,但未体现出为车辆通行留出足够空间的含义,不能满足急救车和搬运车等驶近住宅的要求。所以应选择使种植区域适当“后退”的做法,答案选A。

7、单选题:池底边缘处的钢筋要向上弯起凸入与池壁结合部,弯入的长度应大于多少厘米,这种钢筋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池底与池壁结合部的强度。

A.5

B.10

C.20

D.30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内容,池底边缘处向上弯起凸入与池壁结合部的钢筋,其弯入长度应大于30cm,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池底与池壁结合部的强度,所以选D。

8、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金盏菊

B.菊花

C.满天星

D.紫罗兰

【答案】:B

解析:短日照植物是指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在秋季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开花。而金盏菊、满天星、紫罗兰通常属于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开花。所以本题应选菊花。

9、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新区建设不应低于多少平方米每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多少平方米每人?

A.0.5,0.35

B.0.5,0.2

C.0.4,0.35

D.0.4,0.2

【答案】:A

【解析】在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方面,按照相关规定,新区建设的标准不应低于0.5平方米/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