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花坛宜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如
A、百日草
B、香石竹
C、萱草
D、玉簪
【答案】:A
【解析】百日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为花坛布置的一、二年生花卉。香石竹一般指康乃馨,多为多年生草本花卉,主要用于切花等,较少用于花坛一、二年生花卉布置。萱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玉簪也是多年生宿根植物。所以应选百日草。
2、单选题:哪种植物的花色丰富,适合作植物专类园?A蜡梅B梅C柿树D刺槐
【答案】:B
【解析】梅的花色丰富多样,有红、粉、白等多种颜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收集不同品种的梅建立专类园以供游客观赏研究等。蜡梅通常花色以蜡黄色为主,花色相对单一;柿树主要以果实和秋季叶色变化有一定观赏特点,其花色不够丰富不适合作专类园主打;刺槐主要以其白色花及良好的生态功能著称,花色不够丰富多样也不太适合作为专门建立植物专类园的植物。所以本题应选梅。
3、风景保护分类中,哪一项应禁止游人进入,不得搞任何建筑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A.生态保护区
B.自然景观保护区
C.史迹保护区
D.风景恢复区
【答案】:A
【解析】在风景保护分类中,生态保护区旨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生态过程,需要一个相对原始、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环境。禁止游人进入,不搞任何建筑设施以及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能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自然景观保护区主要侧重于保护具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允许合理的旅游活动开展;史迹保护区重点在于保护历史遗迹,通常也会有一定的游客参观指引,会有必要的保护和游览设施;风景恢复区是对受到破坏的风景进行恢复治理的区域,不强调完全禁止人类活动。所以本题答案是生态保护区。
4、在夜景照明设计中,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的情况应选择以下哪种表述:A、应;B、不应;C、宜;D、不宜
【答案】:D
【解析】在夜景照明设计里,从整体布局、照明效果以及对花草树木生长的影响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将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并非完全不可行,但由于可能存在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节律、造成光污染、影响整体景观协调性等不利因素,所以不宜将夜景灯朝向花草树木。
5、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为落叶灌木,喜光,肉质根,怕积水?A.木槿B.木芙蓉C.紫玉兰D.栀子
【答案】:C
解析:紫玉兰为落叶灌木,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其根系为肉质根,不耐积水。木槿是落叶灌木,适应性强,耐干旱及瘠薄,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并非肉质根怕积水特征明显的植物。木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也不是肉质根怕积水典型植物。栀子是常绿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也不符合题干落叶灌木等特征。所以本题选紫玉兰,答案是C。
6、单选题:以下哪种植物多用扦插或嫁接繁殖,且在生长季中发芽开花多次,消耗养料较多,因此要多施肥?
A.栀子
B.茶梅
C.山茶
D.月季
【答案】:月季
【解析】月季多用扦插或嫁接繁殖,其在生长季中发芽开花多次,会消耗较多养料,所以需要多施肥。而栀子一般用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茶梅繁殖以扦插为主,但它不像月季在生长季频繁发芽开花且消耗大量养料;山茶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嫁接等,也并非像月季那样在生长季多次发芽开花消耗大量养分。所以正确答案是月季。
7、(单选题)以下哪个时间之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态学对人类的重要性?A、19世纪初B、19世纪6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60年代
【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一时期,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频发,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引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人类的发展模式,逐渐认识到生态学对人类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学逐渐成为一门受到广泛重视的学科,人们开始更多地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8、(单选题)以下哪种是观赏价值较高的花木,但不适宜种植在园路旁形成花径
A、紫薇
B、石榴
C、木芙蓉
D、夹竹桃
【答案】:D
解析:夹竹桃全株有毒,其分泌出的乳白色液体含有多种毒性物质。若将其种植在园路旁形成花径,人们在行走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接触或误食,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不适宜种植在园路旁形成花径。而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