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B.树林中所有乔木
C.一个公园
D.草坪上的草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A选项中池塘里所有的鱼和水草只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包含环境部分,不属于完整的生态系统;B选项树林中所有乔木同样只是部分生物,缺少环境等其他要素,不是生态系统;C选项一个公园包含了公园内的生物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属于生态系统;D选项草坪上的草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并非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该题应选择C。
2、单选题:以下哪种方法适合平整场地的土方计算?A.方格网法B.断面法C.等高线法D.估算法
【答案】:A
【解析】平整场地土方计算是工程建设前期的重要工作。方格网法是把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方格,通过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进而汇总得到整个场地的土方量,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起伏不大的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所以适合平整场地的土方计算。断面法常用于沿线路走向的带状地形土方计算,如道路、渠道等;等高线法主要用于计算不规则地形的土方量,一般适用于山区地形;估算法缺乏精确性,通常不用于正式的土方计算工作。因此本题答案选A。
3、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其中隋、唐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
A.生成期
B.转折期
C.全盛期
D.成熟期
【答案】:C
【解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主要是殷、周、秦、汉;转折期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园林发展达到了一个全面兴盛的阶段,造园活动普及于社会各阶层,园林的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因此隋、唐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期;成熟期是两宋到清初。所以本题应选C。
4、在给水管网布置中,要求安装阀门井的最小直线距离是多少米?
A.100
B.200
C.300
D.500
【答案】:D
解析:在给水管网布置里,安装阀门井的最小直线距离是500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我国古树名木通常分为三种级别,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多少年以上。
A.100
B.200
C.300
D.500
【答案】:D
解析:我国古树名木通常分为三种级别,国家一级古树树龄在500年以上,所以本题应选D。
6、对于项目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职能分工表反映了管理机构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各工作岗位各项工作任务的管理职能分工,一般用英文字母“PDIC”表示管理职能。其中字母“P”的含义是
A、筹划职能
B、执行职能
C、决策职能
D、检查职能
【答案】:A
解析:在项目管理机构内部,管理职能分工表常用英文字母“PDIC”表示管理职能。其中,“P”代表筹划职能,即对工作任务进行谋划、考虑各种可能方案等;“D”代表执行职能,也就是具体去实施任务;“I”代表决策职能,是对相关事项做出决定;“C”代表检查职能,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等。所以字母“P”的含义是筹划职能。
7、居住区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几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在居住区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需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设置至少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能够保障在各种情况下车辆顺利进出居住区,提高交通的通达性和应急响应能力。若仅设置一个车行出入口,当该出入口出现故障、拥堵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使用时,会严重影响消防、救护等紧急车辆以及搬家等日常车辆的通行,不利于居住区的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而设置三个或四个车行出入口,在一般的居住区街坊内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交通管理的复杂性增加。所以,为满足基本的通达需求,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2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
8、单选题:针对群落内的光照特点,植物配置时,群落上层应优先选择
A.阳性植物
B.阴性植物
C.中性植物
D.耐荫植物
【答案】:A
【解析】阳性植物是指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群落上层光照充足,阳性植物能够充分利用上层的充足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所以群落上层应优先选择阳性植物。而阴性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在强光下生长不良;中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并非群落上层的优先选择;耐荫植物虽然能在一定荫蔽条件下生长,但在光照充足的群落上层,不如阳性植物具有生长优势。因此,答案选A。
9、单选题: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水景的主要形式是以下哪种静态水景?
A.水台阶
B.跌水
C.大运河
D.瀑布
【答案】:C
【解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