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含风景园林、绿化)职称考试基础理论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花灌木整地的深度一般为
A.10~15cm
B.20~30cm
C.40~50cm
D.60cm以上
【答案】:C
解析:花灌木的根系相较于草本植物更为发达,需要较深的土层来扎根生长和吸收养分。通常其整地深度需要达到40-50cm,这样可以为花灌木的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10-15cm深度过浅,不能满足花灌木根系生长需求;20-30cm一般是一些草本植物或浅根性植物的整地深度;60cm以上对于大多数花灌木来说,并非普遍需要的深度,且过度深耕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和成本。所以花灌木整地的深度一般为40-50cm。
2、单选题:在纵坡超过15%时,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称为()。
A.道牙
B.礓礤
C.台阶
D.路面
【答案】:B
解析:当纵坡超过15%时,为使车辆能够通行,会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这种坡道被称作礓礤。道牙是道路边缘的界石;台阶是一种有阶磴的楼梯;路面是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部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礓礤。
3、下列属于喷灌系统喷头的喷洒常用方式是
A.圆形
B.椭圆形
C.方形
D.长方形
【答案】:A
【解析】在喷灌系统中,喷头的喷洒常用方式为圆形。喷头在旋转喷洒时,以喷头所在位置为圆心,以一定的射程为半径进行喷水,形成圆形的喷洒区域,所以答案选A。
4、单选题:按植物群落外貌来分,以下哪种是由相当稠密的高达8m以上的乔木树种组成。
A.森林
B.树丛
C.稀树草地
D.矮疏林
【答案】:A
解析:森林是由相当稠密的高达8m以上的乔木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树丛是由多株树木紧密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其高度和规模相对森林较小;稀树草地是以草本植物为主,间杂少量树木的植被类型;矮疏林的树木高度相对较矮且分布较为稀疏。所以本题选A。
5、单选题:在苏州拙政园的水池中,有两个起伏的岛屿,将水面分割成南北两个景区,北面景区呈现出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情调,南面景区则呈现俊俏山景,形成两种不同的风光,这种造园的手法称为
A.障景
B.隔景
C.借景
D.框景
【答案】:B
【解析】在造园手法中,障景是指利用假山、屏风、树木等屏障物阻挡视线,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隔景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将园林空间分隔为不同的区域,以达到增加园林层次和变化的目的,题干中在苏州拙政园水池中通过两个起伏的岛屿将水面分割成南北两个呈现不同风光的景区,符合隔景的特点;借景是指将园外的景色巧妙地组合到园内来,以扩大园林的视野和空间感;框景是指利用门框、窗框、洞框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所以本题答案选B。
6、单选题:长期避险绿地的规模宜大于50hm,宜结合以下哪种区域绿地布置:A、郊野公园B、广场用地C、综合公园D、社区公园
【答案】:A
解析:长期避险绿地规模宜大于50hm2,郊野公园通常具备较大面积的绿地空间,且多处于城市周边区域,在功能和布局特点上适合与长期避险绿地结合布置;广场用地主要功能是集会、休闲等,其性质和规模特点不太符合与长期避险绿地结合布置的要求;综合公园虽然也是城市重要的绿地类型,但面积相对郊野公园可能较小,不一定能很好地满足长期避险绿地的规模和布局需求;社区公园服务于周边社区居民,面积更小,也难以与大规模的长期避险绿地相结合。所以应选择郊野公园。
7、园路两旁除了种植遮荫的园路树以外,还可以配置观花的植物形成花径,以下植物中符合的是:
A.轮叶赤楠
B.八角金盘
C.金丝桃
D.龟甲冬青
【答案】:C
解析:金丝桃是常见的观花植物,常被用于配置形成花径。轮叶赤楠通常作为绿篱植物;八角金盘主要是观叶植物;龟甲冬青多用作地被植物或绿篱,一般不作为配置形成花径的观花植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金丝桃。
8、角果是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以下哪种植物的果实属于角果?
A.唇形科
B.槭树科
C.蝶形花科
D.十字花科
【答案】:十字花科
【解析】角果是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这是十字花科植物果实的典型特征。而唇形科植物果实通常为4枚小坚果;槭树科植物果实为翅果;蝶形花科植物果实为荚果。所以本题应选十字花科。
9、单选题:最适于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的是
A.垂直断面法
B.水平断面法(也称为等高面法)
C.方格网法
D.估算法
【答案】:B
【解析】在大面积自然山水地形的土方计算中,水平断面法(也称为等高面法)较为适用。垂直断面法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