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模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
1.某拟建设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工程占地仅为0.8km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三级
B、一级
C、二级
D、四级
正确答案:B
2.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比低功能区环境质量严格
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
D、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正确答案:A
3.有关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范围一般应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B、重点预测时段,情景设置均以影响识别为基础
C、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关键预测因子为特征因子
D、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可采取定性描述进行预测
正确答案:A
4.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
A、环境质量的技术标准
B、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C、环境质量的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正确答案:D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应按照()的次序提出。
A、减缓、避让、补偿和重建
B、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
C、避让、补偿、减缓和重建
D、减缓、补偿、重建和避让
正确答案:B
6.陆地机场项目以占地边界外延()km为生态参考评价范围。
A、5-10
B、3-5
C、1-3
D、3-12
正确答案:B
7.湖库一级评价在评价范围内布设的水质取样垂线数宜不少于()。
A、24条
B、20条
C、22条
D、18条
正确答案:B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规定,受大气沉降影响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减轻占地范围内土壤污染的常见措施有()。
A、冲洗措施
B、退场措施
C、绿化措施
D、清扫措施
正确答案:C
9.公式H=-∑plgp用来表达()。
A、香农-威纳指数
B、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C、优势度指数
D、丰富度指数
正确答案:A
10.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需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是()。
A、建设项目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动
B、建设项目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了重大变动
C、建设项目自批准日超过五年才开工建设的
D、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丁艺发生了重大变动
正确答案:C
11.报告表需要调查()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
A、50m
B、100m
C、200m
D、10m
正确答案:A
1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应采用()。
A、污染积累指数法
B、标准指数法
C、单项质量指数法
D、综合污染指数法
正确答案:B
13.某区域植物样本调查中,给出了样方总数和出现某种植物的样方数,可以说明该植物的()。
A、频度
B、数量
C、优势度
D、密度
正确答案:D
14.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现状调查的范围。
A、等于或略小于
B、等于
C、大于
D、略小于
正确答案:A
15.大气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并覆盖各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的区域。
A、5%
B、15%
C、10%
D、20%
正确答案:C
16.水文情势调查时,水文调查与水温测量宜在()进行。
A、冰封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枯水期
正确答案:D
17.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高度()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A、0.8m,1m
B、1.2m,1m
C、1.5m,1.3m
D、1m.1.2m
正确答案:D
18.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A、新建、扩建、改建
B、新建、扩建
C、扩建、改建
D、新建
正确答案:D
19.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IV,V类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处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
A、0.07
B、0.09
C、0.1
D、0.08
正确答案:D
20.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时限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决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正确答案:C
21.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时,当受纳水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