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的研究.docx
文件大小:47.86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19万字
文档摘要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应用,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中,抗震设计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经验出发,根据抗震设计原理和地基,结构体系选择,综合布局等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设计

目录

TOC\o1-3\h\z\u摘要 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 4

2.1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内涵 4

2.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4

2.2.1重视剪力墙设计 4

2.2.2重视结构延性设计 4

2.2.3重视配筋率 5

2.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 5

2.3.1强柱弱梁 5

2.3.2强节点弱构件 5

2.4技术难题 5

第三章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 7

3.1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7

3.2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与合理的抗震设计密切相关 7

3.2.1地质环境和地基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7

3.2.2结构整体稳定性对抗震能力的影响 8

3.3施工质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8

3.3.1材料强度 10

3.3.2反复荷载 10

第四章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11

4.1建设位置进行科学的选定 11

4.2优选结构设计方案 11

4.3增设抗震防线 11

第五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干旱、洪涝、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其中地震的发生更是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地震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更是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繁荣。据资料显示,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然灾害毁坏了全球各地的城市有52座,其中因为地震灾害毁坏的就有27个。地震灾害占发生灾害的比例高达52%。由此可见,地震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地震发生频率高达百万次,在现有记载的地震数据中破坏性极强的大地震为数并不多,占比重较大的是不易被察觉的小型地震。按照相关统计报告来看,每年会出现10次至200次左右的6级以上强震,每年平均出现18次7级以上大震,每年还平均发生1次到2次左右的8级以上特大地震。科学家们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把它们划分成了陆地性的和海洋性的地震。其中海洋地震的事件发生频率约占地震事件发生的总次数的85%,而陆地地震事件发生的频率只占地震事件发生的总次数的15%左右。尽管如此,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影响最大的是陆地地震。

据中国地震信息网统计,我国有2862个县级单位。在这么多的县级单位中,达到6级抗震设防烈度的地方仅有1000个左右,7级抗震设防烈度的地方约1000个左右,8级抗震设防烈度的地方还不到350个,9级抗震设防烈度的地方20个,没有抗震设防的县区有400个左右。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00多亿,人员伤亡加上失踪达46万人之多,最严重的是震区80%以上的房屋全部倒塌。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34个省会级城市都属于地震多发的地区,省会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高层建筑林立,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虽然我国近几十年在抗震方面的研究发展快速,但是我们在抗震设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2研究意义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由于地震发生的过程中会引发其他灾害,以及由地震导致的高层建筑物的塌陷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公共财产安全。此外,由于我国人口聚居分布,大多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发达地区,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比较弱,抗震设防等级比较低,因而我国受地震的影响非常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土地与人口居住的矛盾问题,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地震来临时,这些高层建筑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更有甚者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就会在地震中倒塌,高层建筑物的倒塌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经济发展造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