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6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34.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1千字
文档摘要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书本P94~P95例题及“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物体的位置。

3.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物体的位置。

难点: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交流预习成果。

拿出预习作业,全班交流,错的订正。

二、预习拓展引新。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自主尝试解答。

自主学习菜单:

1.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

2.四个小朋友各拍摄到小猴的哪一面?

四、分享提炼解法。

1.学生观察两张照片,思考分别是从哪一面拍摄的?

2.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

3.小组拿出自己带的玩具,分别观察,看到了什么?

五、及时巩固内化。

A.必做题:

想想做做。

第1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比较两幅照片。小组交流是从哪个面拍摄到的,或者学生亲自到校门口观察,通过观察作出判断。

第2题。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玩具车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出三个小朋友从汽车的不同角度看到的汽车的面。

第3题。

学生观察茶壶,思考看到了什么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

B.选做题:

(1)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课桌上进行观察,说说看到了玩具的哪一面?

(2)用学具袋中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看到哪个面?

【板块一】

出示预习作业,交流预习成果1。

【板块二】

1.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2.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板块三】

1.出示情景图。

2.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自主学习。

【板块四】

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板块五】

A.必做题:

想想做做。

第1题。

让学生比较两幅照片,并进行判断。

或者组织学生到学校门口进行观察再做判断。

第2题。

提醒学生:从哪一面观察时一定能看到驾驶室里的设备?

第3题。

让学生拿出自己小组带的茶壶,先观察自己看到的图形,再猜一猜其他同学看到的图形。

B.选做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试做。

集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