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大小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11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81千字
文档摘要

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P17比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同学们整理3种水果,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同学们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同学们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3只猴子、3只个桃子、4个梨子、2个香蕉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纸板。答题卡。小学资源网:.xj5u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以往经念得知一年级小朋友的方位感很模糊,特别是对“>”、“<”的用法很难掌握,常常听老师们说:学生学完就忘记,大于小于号都不分。因此我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体验参与教学的快乐与成功,把学生真正推倒了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2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在下面这条直线线的适当位置上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

二、创设情境,感知物体多少。

1.(课件图1见课本P17页主题情境图),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说出图意,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的小猴们要进行分吃水果,谁能帮它们分一分呢?

2.数一数:共几只猴,要分多少水果呢?

3.理一理:现在这些小动物就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请把每个猴子整整齐齐排好队伍?小学资源网:.xj5u

三、合作操作,感知数的大小。

1.(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后,得出如图PPT2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课件展示PPT3

在这个分果方案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等于3),你能举出几个相等的数字来吗?(生口述几个例子)

3.那么第二种分果方案呢?你怎么知道谁多谁少?随机出示课件PPT4进一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引出数字之间的比较大小。同时板书“比大小”的式子。3>2,(3大于2);谁能照样子说出相似的几个来?

4.第三种呢?展示PPT5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出:

3<4(3小于4)谁能用“<”“>”来说说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自己说说看。

5.进一步认识“=”“<”“>”。(见PPT6的比较)

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大声读出来,然后大家读一读。

为了区分并记住大于号、小于号,老师有一句顺口溜,你们想知道吗?(大于号小于号,开口跟着大数跑),你们记住了吗?

四、巩固练习,深化新知识。

1.出示PPT指导全班学生快速完成(PPT79)

2.拓展练习:

1)集体完成PPT1017的练习题。

2)完成答题卡:

1.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4个梨。填(?)○(?)

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2.5>()5<()

五、课堂总结。

1.小朋友谁来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小学资源网:.xj5u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进行比较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也可以看着物体的个数和相对应的数字的大小来进行直接的比较它们的大小。特别记住“>”、“<”、的用法,千万别用反了。(这时有许多学生大声说,老师不会忘记,只要记住开口跟着大数跑,就不会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