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兵马俑
教学活动
一、导入课题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当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珍品?
学生各说各自的见闻。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博物馆的艺术珍品吧!
二、观察赏析
三、描述评价
1.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实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彩陶盆形是什么样的?盆口与盆底有什么特点?
2.这个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时代?想象彩陶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样的情景?
3.讲一讲它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欣赏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应了解其时代背景,观察其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对准确完整的评述。
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图片。
四、探讨研究
五、学习借鉴
1.课件展示四羊方尊(青铜器)、汉墓T型帛画(染织品)、玉凤(玉器)、彩绘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质的珍品图片。
2.学生分组,结合课前查询的相关资料观察研究,分析每一种艺术瑰宝的历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设计、纹饰特点、材质用途以及艺术感受。
3.开小型报告会,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种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体,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体现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
T型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水平。
玉风:高13。6厘米,厚0.7厘米
彩绘陶鼎: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纹。色彩艳丽如新。
课件展示各种艺术瑰宝的图片。
六、观摩交流
七、相互评析
1.各组把四种艺术瑰宝的纹饰描下来,要求精细美观。
2.学生相互评价,师生一起讨论各种纹样的特点并列举代表作品。
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作品。
八、课后拓展
调查了解:
1.上网查询书中三种艺术品的相关资料。
2.课后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各种文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