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参考教案
教学背景:
一年级学生入学以后,会有一段较长的适应期。他们在家庭中往往被家长宠
爱,他们的日常生活事务也被家长包办了。进入小学之后,他们还不能很快地从
幼儿园的“孩子”角色转变为“小学生”角色,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心理依然很
重。书包杂乱、学习用品丢三落四就是这种依赖心理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老
师教一年级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并引导他们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对于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促进自己独立意识的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
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理解:
(1)理解学习准备工作的必要性。
(2)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尝试与学会:
(1)学会用卡通画的形式列出自己书包中必备学习用品的清单。
(2)学会在每天晚上完成家庭作业之后,整理书包,清点物品。
(3)学会在每天放学后检查自己的课桌,看看是否遗忘了物品。
3.体验与感悟:
(1)感受有条理地做事情带来的轻松心情。
(2)体验自己动手做好课前准备、不要父母代劳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理解学习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学会用卡通画的形式列出自己书包中必备
学习用品的清单。
(2)学会在每天放学后检查自己的课桌,看看是否遗忘了物品。
教学难点
体验自己动手做好课前准备、不要父母代劳的快乐。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书包,若干学习用品;
配乐儿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说说跳跳
1.说一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起床呀坐起来,自己的衣服自己穿;
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帽子自己戴;
自己的书包整理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这小学生多勤快。
2.跳一跳
教师带动学生边唱儿歌边做动作跳起来。
二、情景再现:我爱我的小书包
1.猜谜语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课件出示)
身体方方耳朵长,上课守在我身旁,你别看他个子小,各种知识肚里藏。
谜底是书包。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
2.展示小书包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喜欢自己的小书包吗?
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
三、体验感悟:我会整理小书包
1.书包寻宝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这儿有两个书包,每个书包中各有一块白色橡皮,我请两个小朋友上来选择
一个书包,谁先找到那块白色橡皮,谁就获胜。
其他的小朋友在座位上仔细看好了,也可以轻声为自己喜欢的同学加油。
(2)选择两位学生上来做游戏。
老师采访获胜者:你获胜了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获胜?
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书包。(一个书包很整洁,一个书包很乱)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拥有哪只书包?为什么?(板书:整齐、方便)
2.整理书包有诀窍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的书包,认为自己的书包整理得很整齐地同学,请
自信地举起小手。
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整理书包的,然后请几位学生说说整理书
包的好方法。
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按学科分类——按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科目分类;
按用途分类——把不同用途的书本分开放;
按大小分类——把大书放在一起,把小书放在一起。
3.榜样示范
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把刚才很乱的书包整理一下,边整理边介绍,其他
小朋友要仔细看,认真听。
4.小组练习
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整理书包,在小组内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5.集体比赛
(1)教师组织一次整理书包的比赛,看看谁能当整理书包的小能手。
(2)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学生在音乐声中整理书包。
(3)根据活动情况评选出整理得比较好的若干名学生,进行奖励。
四、活动总结:“我真能干!”
1.找找感觉
小朋友们,活动进行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呢?看着自己整理过的书包,你
有什么感想呢?
2.“我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