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石家庄市行唐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x
文件大小:277.87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6.65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石家庄市行唐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分针从12走到5,经过了(________)分钟;秒针从3走到10,经过了(________)秒。

2.1.705中的“5”在_______位上,表示5个_______.

3.在75的末尾添上一个0,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________。

4.在图中,A部分与B部分的周长_____,面积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5.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周长是长的3倍,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________)。

6.学校组织学生秋游,规定集合时间是8:30,小明早到了35分钟,小明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到达集合地点的。

7.晚上11时是(________)时,18时是下午(________)时。

8.在分数中,5是(________),6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9.一条绳子,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两次一共用了(______),还剩(______)。

10.☆÷7=15……△,△最大是(__________),这时☆是(__________)。

11.计算58.6÷11的商,小数点后面第2018位上的数字是_____。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1.4米-3分米=370厘米。(__________)

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__________)

3.把一个圆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_________)

4.一根铁丝长20米,用去5米,剩下的是用去的3倍。(__________)

5.分针走1小格的时候,秒针正好走1大格。(____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式子,()的商最小.

A.336÷6 B.336÷7 C.336÷8

2.一个数乘4是240,这个数是()

A.6 B.60 C.960

3.计算306×5,可以理解为()。

A.5×30+5×6 B.500×3+0×5+6×5 C.3×5+6×5 D.300×5+6×5

4.甲、乙、丙三位同学同时写数学作业,甲用了小时,乙用了小时,丙用了小时。第一个写完作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5.下面算式中,商大于被除数的是(???).

A.4.56÷1.01

B.4.56÷0.99

C.4.56÷4.56

四、快乐填空。

1.□32×3要使它们的乘积是三位数,□最大填_____,要使它们的乘积是四位数,□最小填_____.

2.小明的生日是4月15日,小亮的生日比他早4天,小亮的生日是(______)。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____米?

4.已知如图(1)的阴影部分可以用来计算,那么图(2)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__________)。

(1)(2)

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火柴盒盒面的面积约为15(______)。

一本学生笔记本封面的面积约是3(______)。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全长约6670(______)。

小张骑摩托车每小时行38(______)。

6.比一比.在横线里填上“>”“<”或“=”.

18×4_____14×4

180÷3_____420÷7

0.96元_____1.05元

7.2020年6月23日,郑高新外国语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浓情棕香,情满外小——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请用分数表示:图中黑色粽子占(________),白色粽子占(________)。

8.计算4×(13﹣5)时,先算_____法,再算_____法.

9.在括号里填上“>”“<”或“=”。

903-265(________)700180分(________)3时9米(________)99分米

280×4(________)240×6(________)(________)

10.红球+黄球=5克,黄球+绿球=6克,绿球+红球=7克,红球重(______)克,黄球重(______)克,绿球重(______)克。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1.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圈中的数?把它们连起来。

2.连线.

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