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幼儿园烟花爆竹安全教育.pptx
文件大小:3.3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2.8千字
文档摘要

幼儿园烟花爆竹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危险行为识别

01

烟花爆竹基本认知

03

安全准则规范

04

应急处理预案

05

教育实施方法

06

家园共育机制

01

烟花爆竹基本认知

烟花爆竹种类与用途

烟花爆竹分类

烟花爆竹的用途

烟花与爆竹的区别

根据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将烟花爆竹划分为四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不同级别的烟花爆竹具有不同的药量、燃放效果和安全性。

烟花是一种视觉艺术品,以色彩、图案和造型为主要特征;爆竹则是以听觉效果为主,通过爆炸声来达到娱乐和庆祝的效果。

主要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以增添喜庆和欢乐气氛。

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包括烟火药、氧化剂、助燃剂、粘合剂等。其中,烟火药是产生色彩、声响和烟雾效果的关键成分。

成分构成与燃放原理

成分构成

烟花爆竹的燃放是通过着火源作用,使烟火药燃烧并释放出能量,产生声、光、色、烟、雾等效果。

燃放原理

不合理的烟花爆竹燃放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威胁。

安全性问题

常见认知误区解析

烟花爆竹无害论

许多人认为烟花爆竹只是娱乐用品,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事实上,烟花爆竹的燃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并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

烟花爆竹燃放越多越好

烟花爆竹可以随意燃放

一些人认为烟花爆竹燃放越多越好,可以营造更喜庆的氛围。然而,过多的燃放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增加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有人认为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可以随意燃放。但实际上,燃放烟花爆竹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要求,否则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1

2

3

02

危险行为识别

物理伤害风险类型

一些烟花爆竹产品可能存在制造缺陷,如引线过短、燃速过快等,导致点燃时无法及时躲避,造成伤害。

烟花爆竹产品质量不合格

爆竹的爆炸威力较大,若燃放不当或离人过近,可能会造成炸伤、耳聋等严重伤害。

爆竹炸伤

烟花在燃放过程中会向四周飞溅火星,若火星落在易燃物上,可能引发火灾或烧伤。

烟花火星飞溅

火灾隐患触发条件

烟花爆竹燃放不当

烟花爆竹产品质量问题

烟花爆竹存放不当

燃放烟花爆竹时若未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如将烟花爆竹倒置、点燃后立即离开等,可能导致烟花爆竹燃烧不充分,火星四溅,引发火灾。

烟花爆竹若存放在易燃物附近或受潮,可能导致自燃或爆炸,引发火灾。

一些烟花爆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火药含量过高、引线不牢固等,可能增加火灾风险。

心理惊吓潜在影响

声响恐惧

烟花爆竹的爆炸声巨大,可能对幼儿产生心理恐惧,导致哭闹、惊悸等反应。

火焰恐惧

烟花爆竹燃放时产生的火焰和火星可能对幼儿产生视觉刺激,使其感到害怕和紧张。

烟花爆竹事故影响

若幼儿园或附近发生烟花爆竹事故,可能导致幼儿对烟花爆竹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03

安全准则规范

燃放时间与场所限制

遵守当地政府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时间规定,通常在指定时间段内进行。

燃放时间

遵守当地政府关于烟花爆竹燃放的时间规定,通常在指定时间段内进行。

燃放时间

使用长香或点火棒点燃烟花爆竹,保持身体与烟花爆竹的安全距离,点燃后迅速撤离。

点燃烟花爆竹

在烟花爆竹燃放过程中,保持安全距离,观察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避免异常情况发生。

观察烟花爆竹燃放

确认烟花爆竹完全燃放结束后,再靠近清理残余物品,确保安全。

燃放结束

正确操作示范流程

禁止行为警示清单

不得向人或动物投掷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时应保持安全距离,不得向人或动物投掷,以免造成伤害。

01

烟花爆竹燃放时应远离易燃物,避免引发火灾。

02

不得私藏烟花爆竹

购买烟花爆竹后应妥善保管,不得私藏或带到幼儿园等场所,确保安全。

03

不得在易燃物附近燃放

04

应急处理预案

轻微外伤处置方法

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

01

止血

如果伤口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止血。

02

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03

包扎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二次污染。

04

迅速报警

发现火情后,要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告火灾地点、火势大小等信息。

初期灭火

在火势较小、可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工具进行初期灭火。

疏散逃生

如火势无法控制,要迅速按照安全疏散路线逃生,并通知其他人员。

切勿盲目灭火

不要盲目进入火场或尝试扑灭大火,以免危及自身安全。

初期火灾扑救技巧

心理安抚应对策略

事故发生后,要保持冷静,用温和的语言和动作安抚幼儿情绪。

稳定情绪

转移注意力

鼓励幼儿

家园合作

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减轻恐惧感。

及时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安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