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幼儿园小班防电安全教育
CATALOGUE
目录
01
认识电的危险
02
日常行为规范
03
应急处理方法
04
环境检查要点
05
家校协同教育
06
教学活动设计
01
认识电的危险
电器标识与警示符号
电器标识
让孩子认识各种电器的标识,如电源插头、电池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危险性。
01
警示符号
教育孩子识别常见的警示符号,如闪电标志、危险标识等,让他们知道这些符号代表的含义。
02
插座孔洞潜在风险
01
插座安全
告诉孩子插座的孔洞是危险的,不能用手或金属物品去接触,以免触电。
02
插孔保护
教育孩子使用插孔保护盖,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告诉孩子在雷电天气时,应远离窗户、电器和金属物品,以免遭受雷击。
室内安全
雷电天气安全认知
教育孩子在外遇到雷电天气,应寻找低洼处躲避,尽量降低身体高度,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
室外安全
02
日常行为规范
不用湿手触碰电器
干燥操作
告诉孩子水容易导电,用湿手触摸电器可能会导致触电。
安全电器
湿手危险
告诉孩子水容易导电,用湿手触摸电器可能会导致触电。
告诉孩子水容易导电,用湿手触摸电器可能会导致触电。
让孩子了解电器内部结构复杂,私自拆装可能导致触电或损坏电器。
拆装危险
严格禁止孩子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拆装电器。
禁止操作
如需维修电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孩子远离维修现场。
安全维修
禁止私自拆装电器
01
02
03
远离裸露电线区域
电线危险
告诉孩子裸露的电线非常危险,可能引发触电事故。
01
远离危险区域
禁止孩子靠近裸露电线的地方,如电源插座、电线接头等。
02
安全防护
使用电线保护套、遮挡物等,确保孩子无法接触到裸露电线。
03
03
应急处理方法
触电后脱离步骤
立即关闭电源或使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迅速断电
观察触电者是否有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进行急救。
判断情况
尽快呼叫周围人或拨打急救电话,不要单独处理。
寻求帮助
报告老师/家长流程
发现触电情况后,第一时间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及时报告
发现触电情况后,第一时间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及时报告
简单急救知识演示
心肺复苏
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可以在触电者呼吸暂停或心跳停止时进行急救。
01
若触电者有烧伤或划伤,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擦干伤口,不要涂抹药膏或药水。
02
急救姿势
学习正确的急救姿势,如仰卧位、俯卧位等,以便在急救时能够正确使用。
03
伤口处理
04
环境检查要点
教室电器定期排查
教室电器设备
包括空调、电扇、饮水机、电视机、投影仪等,需要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漏电、老化、裸露电线等问题。
01
开关插座检查
确保所有插座都安装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且插孔未堵塞。
02
线路检查
检查电线是否有破损、裸露、断裂等现象,及时更换或修理。
03
使用电线固定夹、电线槽等工具将电线固定好,避免电线随意悬挂或拖地。
电线固定
尽量将电线隐藏在地板下、墙角等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
电线隐蔽
避免使用过多延长线,减少电线杂乱和安全隐患。
禁止使用延长线
隐藏电线的收纳规范
安全防护工具配置
电器安全保护器
为每个插座安装防护盖,防止孩子误插触电。
灭火器
插座防护盖
为每个插座安装防护盖,防止孩子误插触电。
为每个插座安装防护盖,防止孩子误插触电。
05
家校协同教育
家长沟通配合事项
督促孩子遵守规定
家长需监督孩子遵守幼儿园及家中的安全用电规定,确保孩子不随意触碰电器。
01
家长应向孩子传授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如不要触摸裸露的电线、插座等。
02
配合学校教育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防电安全教育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防电知识。
03
传授安全知识
家庭用电环境检查
排查用电隐患
家长需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插座和电线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或更换。
01
放置安全位置
将电器、插座等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因好奇而触摸。
02
使用安全插座
使用带保护门的插座,防止孩子误触电源导致触电。
03
安全知识亲子互动
亲子共读安全书籍
与孩子一起阅读防电安全相关的绘本、故事书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互动游戏加深印象
安全知识问答
家长可与孩子玩一些与防电安全相关的小游戏,如模拟触电情景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如何应对。
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孩子对防电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孩子的安全意识。
1
2
3
06
教学活动设计
安全情景模拟游戏
寻找安全隐患
通过模拟使用各种家用电器,让孩子们了解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知识问答
模拟电器使用
设置一些安全隐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并指出这些隐患,提高他们的安全警觉性。
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安全知识问答,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巩固所学的防电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