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溺水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
目录contents01泳前准备02安全知识03预防措施04急救方法
泳前准备01第一部分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01下午就要去游泳了,中午的时候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小睡一会儿,恢复体力。同时,自己如果身体不适,或者体力不行,就不要勉强自己去游泳了。
做适量的热身运动02首先,慢跑4-5分钟,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其目的是使体内各器官进入活跃状态。接着做徒手操,使颈、肩、腰、髋、踝等关节和韧带及上下肌肉得到充分运动,以防受伤。
提前适应水温和环境03入水前应用水将头部和胸前泼湿,以适应水温。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要很快就游进深水区。应该在靠近池(岸)适当慢游一段距离后,逐渐增加速度。
颈部热身04颈部热身影响全身经络的通畅,颈部受伤会造成手麻与头痛。保护颈部肌肉不受伤,让脖子更灵活,运动前需要进行颈部的热身,特别是游泳、跳舞、羽毛球、高尔夫运动等。
安全知识02第二部分
同伴落水怎么办?01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及时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没能救上来同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通知大人,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在水中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02①首先不要害怕沉入水中,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时要睁开眼睛,观察周围情况。如果身体沉入水中,就让它沉,因水有浮力,在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②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时,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双臂掌心向下,从身体两边像鸟飞一样顺势向下划水。
呛水的自救方法03呛水是指吸气时不慎将水吸入到气管内。发生呛水时应保持冷静,应时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以避免在呛咳时再次吸入水分。此时应克制咳嗽感,先在水面上闭气静卧片刻,再把头抬出水面,边咳嗽调整呼吸动作,待气管内的水分被排除后呼吸就会恢复正常。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04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预防措施03第三部分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01在自然水域如河流、湖泊周边,应设置明显的危险警示标识,标明水深、水流情况等信息。对开放的游泳区域,需配备专业救生人员,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开放。定期检查水域设施,如救生圈、绳索等是否完好,及时清理水域内的障碍物,确保游泳环境安全。
学习游泳技能02参加正规的游泳培训课程,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提升自身的游泳能力和水中自救技能。即使会游泳,也不要在危险水域独自游泳,因为不同水域情况复杂,有技能也不能掉以轻心。
家长监护儿童03家长在儿童游泳或靠近水域时,要时刻保持高度关注,不能分心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为儿童配备合格的浮具,如游泳圈、浮板等,并检查其安全性。教导儿童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靠近水域,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成年人自我约束04成年人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因抽筋导致溺水。饮酒后切勿游泳,酒精会影响判断力和身体协调性。遵循泳池和水域的规定,不在禁止游泳区域下水,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身体不适时不游泳。
急救方法04第四部分
人工呼吸时的通气量控制01每次人工呼吸的通气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导致胃部胀气,引发呕吐;过小则无法有效为溺水者提供氧气。以能看到溺水者胸廓明显起伏为宜,一般每次通气量约为500-600毫升。
清除口腔异物的技巧02当发现溺水者口腔内有异物时,可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缠上纱布或手帕,深入口腔将异物取出。若异物较大难以取出,可尝试轻拍溺水者背部,促使异物排出,确保人工呼吸时气道畅通。
考虑溺水者年龄差异03若溺水者是儿童,按压深度为胸部厚度的1/3,约2-3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人工呼吸时,吹气力量要相对轻柔,避免过度通气对儿童脆弱的肺部造成损伤。
持续心肺复苏的时间04一般情况下,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有医生宣布死亡,不可轻易中断。有时即使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仍有可能挽救溺水者生命。
感谢大家!预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课件演讲者:某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