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6猴王出世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978.9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8
总字数:约1.98千字
文档摘要

7*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语句,能出大致意思。【语文要素】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重难点]

能出文中难懂词句的大致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经过。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看图片,猜故事

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谁?你知道孙悟空从哪来,又是

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让我们走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第一回《猴王出

世》。

二读全文,猜大意

1.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以及重点词语。

3.读课文,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遇到不太理解的词句,画下来,运用我们学过的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

资料袋、插图等方法读大致意思。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1)初读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本文写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

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2)再读课文。

①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预设: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

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石猴是从仙石里蹦出来的)

②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预设:它为大家找到了水源和安身之处,简单地说它是凭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三品神奇,讲称王

1.课文解读。

(1)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①对花果山仙石的描写有何作用?

预设:“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

芝兰相衬。”对于仙石的具体描写,为后文石猴的出生做了铺垫。

②石猴是怎样出生的?

预设:“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石猴出世的与众不同、神奇。

(2)快速浏览“石猴成王”这部分的内容。

①石猴能成为王,凭借的是什么?

预设:“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

去!,〃

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身手不凡;

众猴连呼了三声,只有石猴回应并要求进去,对比之下更体现出他的勇敢。

②从以下句子中,你能体会到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

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预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石猴有着过人的本领。石猴之所以为猴王,凭借的是过人

的本领。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预设:大公无私。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

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预设:聪慧机敏。

过渡:学了这篇文章,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

预设:勇敢、机智...

(3)主题探究。

小结:你看,《猴王出世》一文,猴子的形象活泼可爱、敢作敢为、勇敢无畏;文

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富有画面感。课文读起来趣味十足,讲起来又充满奇幻

色彩。语言和石猴的性格如此合拍,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四讲奇文,读奇书

拓展延伸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及特点,选取与孙悟空有关的其他故事(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读时记得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图片

等读的方法,读懂故事内容。

五课后作业

[教学板书]

7*猴王出世

出世过程:仙石通灵-仙石迸裂T见风X粉侯

1为什么称王?寻洞称王

石猴一跳,入洞二出洞

怎么称王?

称王羽,拜王

〔结果如何?称莞侯王